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李娜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调剂的常见差错,并分析相应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中药处方共计200份,再选取50例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将其作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中药处方共计200份,再选取50例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对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的原因予以统计分析,结合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将其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和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差异。结果:对照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0.00%,观察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整合中药调剂常见差错产生的原因,继而拟定相应措施并积极实施有效干预以改善中药调剂质量,有效降低了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且得到了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应对措施

结合中医师处方由调剂人员进行调剂的过程称之为中药调剂,具体主要指按照相关程序调配好中药饮片,再将调配好的药物交给患者。由于中药调剂人员在中药调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药调剂人员需接受系统且专业的中药学专业实施培训,并在最终获得执业资格。与此同时,要求中药调剂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且能够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相关制度。通常情况下,中药调剂可分为五个环节,即①审方;②计价;③调配;④复核;⑤发药,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用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威胁。本研究分别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和2019年8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中药处方共计200份,再选取50例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探讨分析了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并相应给出了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中药处方共计200份,再选取50例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将其作为对照组,2019年8月~2020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中药处方共计200份,再选取50例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8/22例,年龄最小不低于27岁,年龄最大不超过51岁、平均年龄为(40.08±5.61)岁;观察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8/22例,年龄最小不低于28岁,年龄最大不超过52岁、平均年龄为(40.07±5.63)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予以对比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P值提示大于0.05,可进行比较性研究。

1.2方法

对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的原因予以统计分析,结合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具体差错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药品本身因素。第一,过高相似度的药品包装。因为饮片在外观与形态上的相似度很高,若中药调剂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过低或较差,则可能难以通过药物外在判断药品种类,若药物未得到及时区分,则可能导致差错的发生;第二,药物名称过于相似。因为中药饮片在种类和数量方面均非常多,且命名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导致诸多药物在名称上面上极为相近,同时部分药品因为历史悠久,在记载过程中会导致名称极为复杂,继而导致中药调剂过程极易差出现差错。(2)调剂因素。第一,不同的中药饮片调剂剂量会导致所得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中药调剂师通过主管臆断,最终导致了差错的出现。第二,调配药品替代。中药种类数量十分庞大,导致中医师在处方开具的过程中可能因为选择其他替代药品而产生差错。(3)处方因素。第一,处方录入差错,比如数量少一个零或多一个零。第二,医生处方注角错误。注角属于中医师的特殊说明,具备一定价值,但是部分药剂师在进行中药调剂时,对注角未给予足够的注意,则可能导致差错的产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和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60b73128763e6_html_ee17123142a535f6.gif )采用t检验,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对照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0.00%,观察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1。

表1:对照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组间差异(n,%)

组别

病例数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

对照组

200

4(2.00)

观察组

200

0(0.00)

x2

/

4.040

P

/

0.044

2.2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对照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2。

表2:对照比较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组间差异(n,%)

组别

病例数

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

对照组

50

43(86.00)

观察组

50

49(98.00)

x2

/

4.891

P

/

0.027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为0.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通过分析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后发现,药品本身因素、调剂因素以及处方因素,具体可分为过高相似度的药品包装、药物名称过于相似、不同的中药饮片调剂剂量会导致所得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调配药品替代、处方录入差错以及护士处方注角错误等。因此,要求持续的对调配流程予以规范,严格按照重要调配过程完成,确保无用药禁忌的问题发生。与此同时,积极实施双人调配复核制度,安排专人对药品进行核对,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整合中药调剂常见差错产生的原因,继而拟定相应措施并积极实施有效干预以改善中药调剂质量,有效降低了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发生率,且得到了用药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虹, 罗靖, 刘海霞. 师徒结对提高中药调剂学学习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538(07):40-41.

[2]鞠康, 龚道锋, 马灵珍,等. 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谈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改革[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05):34-35.

[3]刘安韬, 梁杏梅, 张婷. "课岗证赛"融合模式在中药调剂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000(001):98-100.

[4]王保华.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分析[J].北方药学,2019,16(04):17-172.

[5]付征. 探讨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449(28):200-201.

[6]王月友. 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429(08):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