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舒鹏飞 李锋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接诊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Ne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可将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推广至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传统开放手术;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于骨质较为疏松的中老年群体中,多是由于外力撞击所致,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剧烈疼痛感、日常活动受限及身体肿胀等临床症状,患者急需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为充分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主要研究并对比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接诊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68岁,平均(62.41±3.23)岁;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6-67岁,平均(62.36±3.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患者及家属已签署同意书。

    1.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引导患者保持半卧位,并对其进行麻醉处理。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症在三角肌与胸大肌间做相应切口,并依次进行皮下组织分离,在此过程中需着重保护患者头静脉,促使肱骨近端充分暴露在医生术野中;在直线视角下医生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利用X线对复位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尽可能保障复位效果;医生根据患者骨折症状选择适宜的钢板,并将其置入骨折处,利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再进行冲洗术区、设置引流管、切口缝合等。

实验组:给予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患者体位与麻醉方式均与对照组相同;医生利用X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在肩关节外侧、肩峰下做相应5cm长切口,并向三角肌方向进行切口分离;将肩峰下滑囊切开,并在2侧缝合1针,并用丝线进行牵开,切口远端用丝线进行缝合固定,避免对患者腋神经造成伤害,同时也促使肱骨近端充分暴露在术野中,医生及时检查复位状况,当复位效果不理想时,及时对其进行二次复位;医生用克氏针对其进行临时经皮固定,选择适合钢板于患处进行比对与标记,并在肱骨远端处做相应3cm长切口,促使肱骨干充分暴露在术野中,利用骨剥促使两切口相通,进而将钢板置入患处,并进行固定处理,用X线检查钢板固定状况,其后冲洗术区、设置引流管及切口缝合等。

    1. 观察指标

Neer评分主要通过活动范围、关节功能、关节疼痛、解剖部位等4方面进行体现,Neer评分与临床治疗质量呈正相关[1]。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2]

    1.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60b731a08e70c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1.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Neer评分

实验组患者Ne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中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Neer评分(60b731a08e70c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分)

组别

活动范围

关节功能

关节疼痛

解剖部位

总分数

对照组(n=40)

19.86±2.75

20.13±3.42

29.91±3.26

5.37±1.76

79.29±11.75

实验组(n=40)

31.56±4.28

26.45±4.16

32.52±3.34

7.52±2.03

84.62±10.04

t

14.545

7.422

3.537

5.061

2.181

P

0.000

0.000

0.001

0.000

0.032

2.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中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60b731a08e70c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

对照组(n=40)

75.23±20.68

254.38±23.17

52.95±3.64

15.03±3.71

112.65±21.69

实验组(n=40)

65.76±13.51

173.86±13.02

40.37±2.74

13.14±3.24

94.79±10.68

t

2.425

19.161

17.463

2.427

4.672

P

0.018

0.000

0.000

0.017

0.000

3 讨论

微创治疗是近年来医疗领域重要发展成果,可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创伤性,进而促使治疗风险性显著降低,治疗效率、治疗质量明显提升。因此微创治疗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频率不断增加。

医生利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利用X线对患者患处先进行骨折复位,一方面可促使骨折复位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可避免骨折复位对患者皮下组织产生影响,进而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4]。本次手术切口均相对较小,可有效减少患者创伤面积,降低其术中出血量,进而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再次提升。当患者滑囊被切口后,通过对滑囊2侧进行适量缝合,有助于避免对患者其他身体组织产生伤害,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促使患者临床指标及Neer评分得到有效改善[5]。通过运用克氏针对患者患处进行经皮临时固定,有助于促使所选择钢板更为适宜,促进后期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医生通过制作2切口,并使其相通,一方面可减少手术创伤性,另一方面可促使钢板更高效的置入患者患处,进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临床指标及Neer评分再次高效改善[6]。最后,通过X线对钢板固定状况进行再次检查,可促使临床治疗效果再次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Neer评分,并改善其临床指标,促使患者身体可早日康复。因此,可将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推广至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永尚,余铃,杨东风,等.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9,027(010):80-82.

  2. 李建锐,刘芳,杨晨松,等.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优势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0,036(001):11-15.

  3. 谢明锐,唐诗添.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9,040(008):834-837.

  4. 袁冰,刘平,韦卓,等.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015(002):66-67,70.

  5. 孔繁羽,毛晓琴,蒋雪梅.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012(033):316.

  6. 张向东.外固定支架术及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8,025(011):127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