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有机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4
/ 2

水体有机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分析

杨志钟 龙安玉

黔东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水体有机污染生物不仅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还会威胁到人们自身的健康水平。因此,现阶段,需要全面加强水体有机污染生物的监测工作,合理运用相关监测技术,从而为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文针对水体有机污染生物监测进行分析,介绍了水体有机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针对其生物监测研究现状进行具体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体;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研究


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的一项主要原因为有机废物的产生,同时其也会导致水体环境出现污染问题。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相对较多,而且成分十分复杂,多数都具有毒性,主要包括有机金属类、多环芳烃、石油烃类以及硝基芳烃等。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环境当中具有长效性特点,不仅毒性较大,而且还容易聚集在生物体内,严重危害到了环境和人体。因此,需要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污染物得到消除。

  1. 水体有机污染的现状及造成危害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增大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而这些污水会有一部分直接排入到城市和乡镇的湖泊、河流当中,进而导致河流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多数水体由于污染十分严重,因此无法正常被人们使用。与此同时,有机物在进行分解时,需要消耗大量氧,因此在水体中有机物增多后,将会导致水体出现严重缺氧现象,进而造成相应的水质污染问题。在大量排放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后,有机物由于具有亲脂性特点,因此将会大量在生物体内富集,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现阶段,需要对水体污染问题加大重视程度,并有效监测水体有机污染物,从而使相关污染物得到消除,降低污染程度,使水质得到改善[1]

  1. 水体有机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

  1. 利用动物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监测

在生物链当中,动物处于顶端位置,不仅对水体直接饮用,而且还具有十分广泛的分布,动物生理机能对污染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有机污染物容易在动物体内发生富集,而且还具有容易辨认的特征,因此可以在水体污染生物监测工作当中进行应用。

  1. 利用鼠类对水体有机物的监测

在水体有机物监测过程中,对鼠类进行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不仅在控制污染量和时间等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富集有机物。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小鼠卵细胞十分敏感有机污染物,而后者对卵母细胞的体外存活率具有直接影响。具体来说,有机污染物可以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抑制,使卵母细胞的极体释放率得到降低,进而导致卵母细胞和精子无法正常完成受精,降低了体外受精率。除此之外,有机污染物还可以不同程度的损伤小鼠肝、肾[2]

  1. 利用棘皮类动物对水体进行生物监测

有机污染物的密度和低溶性相对较大,因此容易在水底沉积物当中沉入,直接影响到水底生物的生长。棘皮类动物在水底生物环境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组成种类数量较大,在水底生物当中,棘皮类数量和质量具有明显优势,可以密切和沉积物相接触,因此受到污染的程度较大。当棘皮类动物体内的有机污染物富集浓度较大时,将会对其数量产生影响,同时还会使棘皮类动物出现反常行为,进而对其群落和生态系统平衡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水体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一些棘皮类动物作为指示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且对污染比较敏感的动物主要包括海胆、海星等。而污染物对棘皮类动物毒性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免疫系统改变,进而导致动物机体被传染。针对海星免疫系统进行分析,其基本参数具体包括过氧化物酶以及阿米巴样细胞浓度,PCB可以使体腔阿米巴样细胞浓度得到增大,而对比海星的气压参数,这两种参数对PCB浓度的灵敏度相对较高。

  1. 利用两栖类动物对水体进行生物监测

部分两栖类动物比较敏感一些特定的有机物,因此可以将其在水体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当中进行应用。例如,美洲光滑爪蟾、林蛙以及蟾蜍等,此类两栖动物对氯化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在受到氯化苯污染后,不仅会提高这些两栖类动物的死亡率,而且还会导致其出现畸形和体重减轻等问题。除此之外,美西螈和光滑爪蟾等两栖类动物在受到苯的污染之后,死亡率也会有所升高。与此同时,一些农药,如百草枯、杀草快等还会提高豹蛙的死亡率。因此,在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过程中,可以对这些两栖类动物进行利用[3]

  1. 利用鱼类对水体有机污染进行生物监测

硝基芳烃化合物可以直接影响到鲤鱼肝脏当中的腺苷三磷酸酶以及过氧化氯酶。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鲤鱼这两种酶的变化,对水体硝基芳烃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检测。鲤鱼的混合功能氧化酶对有机物十分敏感,当生物体内进入许多化学物质后,需要由机体肝进行代谢过程。所以,可以通过生物代谢酶活性所具有的变化,对环境物理以及化学等变化进行充分反应,将其作为具体的生物标记物,提前预报环境变化。

  1. 利用鸟类对水体有机污染进行生物监测

部分鸟类主要食物为水生生物,因此长期在水边生活,并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位置,对比其它动物受到的感染更为严重,而且数量较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水体污染物监测的生物。针对这些脊椎动物进行取样分析,如鸟类等,可以对水体、沉积物进行分析。而且海鸟的生活范围相对比较固定,可以对某地区的污染程度进行正确反映,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水体污染的相关指示生物。由于鸟类会发生迁移,因此单纯利用鸟类进行监测,还存在着相应的缺陷问题。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搭配理化手段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结合其它生物共同开展监测工作。鸟类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一些潜在有机污染容易导致鸟类出现内分泌失调现象,并降低鸟类繁殖的成功率,进而减少了鸟类数量,使其出现异常行为,可以对水体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充分反映。

  1. 其他生物方法监测水体有机污染

在水体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过程中,可以采用浮游生物进行监测,具体来说,需要对浮游生物种群结构以及数量分布等相关特点,对生物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合理应用。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微型动物具有的生态耐性,有效监测水质有机物污染,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当有机污染变得越发严重后,生物指数将会有所提高,而多样性指数则会逐渐降低。因此,通过对浮游生物进行利用,可以有效针对相关农药有机污染物开展生物监测工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体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监测,可以更好地对水体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反映,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和潜在影响等进行准确判断。但相关生物监测技术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与理化分析等手段进行结合,使生物监测工作得到加强,确保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的准确性,从而为相关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戴彩凤.水污染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0,14(16):60-63.

[2]计勇,陆光华.水体污染风险预警的生物标志物技术[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8(03):258-262.

[3]计勇,陆光华.污染水体的总抗氧化能力生物标志物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0,30(03):395-399.

[4]孙扬,李永峰,韩博.水污染生物监测现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8,24(02):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