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

刘英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6001

【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4例,根据所有产妇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5.23%,对照组为78.57%,P<0.05。结论: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利于护理的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品管圈活动;应用

产后出血所讲的是孕妇在婴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失血量在500毫升以上的严重并发症。孕妇如果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不但对正常分娩孕妇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另外对于剖腹产的孕妇威胁更加严重。产后大出血也已经成为当今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1]。因此,本研究对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4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38岁,中位年龄为(26.45±2.23)岁。孕周最短为33周,最长为40周,中位时间为(39.57±1.12)周,本次根据所有产妇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42例,两组产妇在基本资料方面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别,但是在护理结果上可以进行互相比对

1.2具体方法

1.2.1品管圈小组的建立

12名医护人员成立QCC小组,并设定QCC名与圈徽,另外在12名成员中选取1名圈长,1名辅导员,由所有成员进行探讨,圈长对活动的安排以及管理进行负责。

1.2.2主题选定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进行讨论,同时对主题进行确定,依照内容的可行性以及迫切性和圈能力,对分数依据高低情况进行排序,将排列在最高位置的问题,即“产后出血护理方法”作为本次品管圈的主题。

1.2.3现状调查,目标建立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护理能力调查表进行制定,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法:即出血量检查方法、产后出血临床症状、预防和护理、有关于疾病的健康教育、孕前、孕期保健护理、产程处理、产后护理等指标,依照本次调查的结果,建立有效的对策[2]

1.2.4建立对策

(1)采用头脑风暴,确定活动主题“产后出血护理方法”,并进行专题讲座。(2)设立产后出血护理项目和相应的表格。(3)医护人员每日对产后出血的资料进行登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定期总结。(4)每个月前15天组织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学习,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套路和完善,不断对产后出血的护理知识进行更新。每月后15天,实施1对1带教指导,对于相关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确定个性化带教方法。(5)定期召开QCC会议,对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提出,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实践能力给予指导,并由圈长监督。(6)每季度对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对活动实施的优点和缺点展开讨论,确保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3评价标准

①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医护人员将产妇产下胎儿之后2小时以及24小时的出血量做好记录。如果孕妇产下下婴儿24小时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毫升,则代表其伴有产后出血的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十分满意,护患关系良好,患者护理依从性良好;一般:患者对护理服务基本满意,护患关系一般,患者护理依从性一般;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护患关系紧张,患者护理依从性差。

1.4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表(x±s)

组别

例数

产后2h(ml)

产后24h(ml)

出血例数(例)

出血率(%)

实验组

42

118.8±43.9

245.6±25.4

4

9.52

对照组

42

236.5±32.4

332.8±28.9

12

28.57

t/x2

-

13.980

14.687

4.941

4.941

P

-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5.23%,对照组为78.5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实验组

42

19(45.23)

21(50.00)

2(4.77)

40(95.23)

对照组

42

12(28.57)

21(50.00)

9(21.43)

33(78.57)

x2

-

2.505

0.000

5.125

5.125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以及剖宫产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大部分产妇死亡的原因都是由于产后出血所致。因此积极采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确保母婴的平安[3]。由于常规的护理模式由于比较随意、内容简单,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不能积极发挥作用。而QCC护理模式是目前以来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一种护理,该护理模式能够使得护理水准无显著差异的医护人员组成小组,然后通过各自的思考以及经验,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然后解答,得出更加有效的护理模式,以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护理。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5.23%,对照组为78.57%,P<0.05。说明了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利于护理的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程丹.品管圈活动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8):159-161.

[2]杨富燕,关伟丽,林梅珍, 等.品管圈活动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9,45(3):205-207.

[3]徐晓丽.个体化干预联合品管圈活动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656-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