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管理与提升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6
/ 2

浅谈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管理与提升途径

许洋 崔云甫 李雪净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 唐山 064000

摘要:城市的顺利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交通环境。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便捷轨道车辆相关产品投入交通运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为了使轨道交通产品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城市发展,加强轨道交通产品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管理质量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轨道交通产品尤为重要。分析了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轨道交通产品质量的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管理;提升途径

1 轨道车辆类型及系统构成

轨道车辆种类繁多,包括多单元车辆、地铁车辆、城市轻轨车辆等,其中多单元车辆和城市轻轨车辆是技术先进、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相对而言,传统钢轮轨道车辆技术相对成熟,在许多城市交通线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轨道交通工具还包括自动客运系统、单轨车辆等。前者载客量较少,主要用于商业区域和机场。单轨车辆承载能力也小,不仅运行线路短,而且速度慢,只适用于城市的局部范围。功能轨道车辆产品构成复杂,由广播与客运信息系统、客舱照明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列车诊断与控制系统、辅助电源系统、牵引制动系统、门系统、转向架等。

2 轨道车辆产品技术要求

不同的轨道车辆产品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投入运行的轨道车辆产品也有很大的不同。而轨道车辆产品正逐步向高安全、高可靠、舒适、节能、轻量化的方向发展。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城市轨道车辆的交通量大,所以对车辆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受运行环境的影响。它们不仅需要有更好的防火性能,更少的振动,还需要产生更少的噪音。其次,大部分轨道车辆产品在封闭线路上运行,双向单线运营,交通密度高。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求轨道车辆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并对一些重要部件进行冗余设计,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仍能良好运行。最后,通过计算机对车辆的主子系统进行控制,并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分层、集中、实时、多样化的信息广播。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高密度作业的需要,列车控制和信号控制实现了自动化。

3 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管理及提升途径

3.1 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众所周知,轨道车辆的生产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生产活动,好的生产设计是整个生产工作的重点。因此,轨道车辆生产企业应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轨道车辆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生产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提供依据。首先,在轨道交通车辆产品质量项目开始时,要深入了解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与车辆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设计工作进行整体论证和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明确轨道交通产品的功能,明确各功能应用的专业技术,特别是总结以往的设计经验,明确各设计环节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功能的完善,为乘客提供更高效、方便的服务。同时也要注意考虑经济投入,确保整个设计和生产工作都在预算之内。

3.2 做好设计质量的监督

在确定轨道车辆产品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团队召开设计联络会,要求各设计人员明确设计流程和要求,特别是准确把握各设计环节的参数要求。同时,做好设计质量监督工作。一方面,要求设计人员认真、详细地了解设计方案,明确自己负责的设计内容,并根据相关规范和确定的方案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工作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全面考虑都会对轨道车辆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求设计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设计工作,力求完美。另一方面,设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要做好设计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掌握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设计师召开设计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完成设计工作。

3.3 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

轨道车辆产品设计完成后,为了保证生产质量,轨道车辆产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值班制度。轨道车辆产品对生产人员的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专业水平高。因此,要严格执行上岗制度,聘任具有专业资格的技术人员。同时,做好生产人员的岗前考核工作,只有通过考核的技术人员才能持证上岗。其次,完善生产管理制度。轨道车辆产品的生产内容较多,需要多部门、多类型技术人员的参与。因此,要提高生产效率,就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协调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监督,实行生产工作责任制,对任何问题都要问谁不负责,主要负责人要承担连带责任,提高生产人员的意识和意识,全心全意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最后,加强对生产质量的检查。相关负责人应采取定期、定期抽查的方式,根据设计图纸仔细检查相关部门的生产质量,特别是对重要部件,增加检查频次,并注意零部件的性能测试,确保生产元件满足设计要求。

3.4 设备出厂验收质量控制

3.4.1设备到货后验收

设备到达后的验收包括两个方面:设备到达的及时性和设备的完整性(1)设备到达的及时性。不允许提前到达,否则设备的买方将增加土地占用费、保管费和设备损坏;同时,设备不得延误,否则将影响工程的工期。(2)设备的完整性。设备到货后,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做好设备到货的交接、验收和保管工作。根据设备装箱单,对设备及设备部件、备品备件、技术资料等进行清点和记录;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损坏。如有损伤,应做好损伤检测和记录。损坏的设备应妥善理赔,并填写到货验收记录。

3.4.2过程预防

通过改进和控制,可以有效纠正工艺质量问题,并对各个工艺进行持续监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或设备,这对企业的成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通过基础预防,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质量保证。过程检验是对关键工序或关键问题的一种高频检验,其目的是通过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措施和预防性检验,避免后续的质量投诉。过程检查是对过程审核频率低、对关键过程监控不足的一种有效补充。

3.4.3整车出厂验收

在列车完成所有组装、试验后,应由车辆制造厂专职检验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之后车辆制造厂要正式履行车辆交验手续,监造工程师进行集中复检,查看前期发现的问题是否全部得到整改,并对列车的质量进行最终的、全面的检查,对査出的问题必须返工整改,并再次复查,直至完全合格,监造项目组签发”车辆出厂验收报告”,准予办理出厂发运手续。

3.5 注重不同环节的调试

轨道车辆产品的正常运行需要各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轨道车辆产品的调试应在各生产系统完成后进行。及时掌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各种仪器的运行参数,为正式运行奠定基础。一方面要求调试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保证系统终端在不同车辆上的正常运行,尤其要注意各系统运行时的参数测试,判断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一旦出现问题,要仔细分析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另一方面,通过运行调试和应急模拟,掌握轨道车辆的运行性能,积累一手资料,为优化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此外,结合调试情况,找出轨道车辆产品的不足之处,并协调相关部门人员及时解决,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为其顺利运行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投资最大的设备,也是未来直接进入乘客的关键设备,关系到投资效益和社会评价。为此,铁路车辆生产企业应充分了解影响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做好设计质量监督工作,加强生产环节管理。车辆竣工验收和各环节调试,确保轨道车辆产品质量,从而保证我国轨道交通又好又快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郭晓峰.浅谈轨道车辆产品质量管理与提升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48,150.

[2]徐寒晓.城铁车辆项目质量控制探讨[J].商品与质量.2020,(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