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用于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7
/ 2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用于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

宋晓君 刘可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用于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抽取50例作为感染组,另选取乙肝肝衰竭非感染患者50例作为非感染组,选取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监测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指标变化。结果:感染组患者相较于非感染组,PCT和CRP指标均较高,P<0.05。结论: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患者相较于非感染患者的PCT和CRP指标均较高,可应用在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

前言:乙肝是临床中造成肝衰竭的重要因素,肝衰竭患者会出现免疫系统紊乱现象,增加患者合并感染、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几率。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也是重要致肝衰竭患者死亡的原因。因此,临床诊断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1]。降钙素原(PCT)在正常机体内含量较低,且稳定,当机体受到感染后,会形成大量PCT,进而对降钙素有抑制作用,PCT释放后进入血液内,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和监测感染的重要指标[2]。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肝脏在急性期生出的一种反应蛋白,在组织遭受损伤及机体出现急性炎症时,血清CRP出现急速上升,有研究数据表明,CRP在炎症发作时会先于白细胞升高,敏感性较高,本文研究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用于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意义,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的就诊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患者50例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就诊乙肝肝衰竭患者未感染患者50例作为非感染组,两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中男:女=33:17;年龄区间在25~76岁,年龄中位数为(42.15±3.12)岁,病程从2~69d,平均病程(23.14±3.56)d。对照组患者中男:女=34:16,年龄区间在26~75岁,年龄中位数(41.29±3.11)岁,病程从3~67d,平均病程(24.39±3.19)d。两组资料比较,p>0.05。

1.2诊断标准

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衰竭诊断指南相关标准,包括极度乏力,伴有恶心、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凝血酶园活动度(PTA)在40%以下,同时排除其他引起出血的原因;短期内进行性黄疸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在17.1μmol/L。

感染诊断标准:患者的痰、腹水、尿或者血培养呈阳性,结合相关临床症状确诊。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药物禁忌者、其他原因诱发出血及精神疾病患者等。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进行必要的平衡点截止和补充人血白蛋白治疗。对于合并感染患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确定好,予以调整抗感染方案调整治疗。

1.3.2检查方法:晨起取健侧上肢肘静脉血4ml,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取血清,保存在-20℃环境下。借助全自动酶免疫分析检测PCT,利用速率反射比浊法对CRP指标进行监测,观察并记录结果。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PCT和CRP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率的比较百分数(%)表示,经卡方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比较两组PCTCRP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CT和CRP指标均较高,P<0.05,见下表1。

表1 患者PCT和CRP指标比较(±S,μg/ L)

组别

PCT

CRP

感染组(n=50)

1.29±1.09

27.12±14.72

非感染组(n=50)

0.19±0.09

6.91±2.19

T值

7.112

9.603

P值

0.000

0.000

  1. 讨论

CRP是人体急性期蛋白,由肝脏合成并释放进入血液内,在机体遭受创伤、炎症、手术、感染及风湿病等,该指标会迅速上升,被认为临床炎症的重要诊断指标。当机体遭受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疾病、手术、或者病毒感染、肿瘤、手术及自身免疫性疾病,CRP也会出现迅速上升的特征,对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缺乏特异性。可应用在诊断患者是否合并炎性反应,是否是细菌感染,患者如为病毒感染,则CRP上升较小

[4]。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糖蛋白,其含有116个氨基酸,在体内稳定性好且易于监测。PCT在机体造成细菌感染时,尤其是严重的感染者,PCT浓度也出现异常性的升高,调控细胞因子网络也发挥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PCT升高与炎症细胞因子有关,如IL-6和TNF有关[5]。随着患者的PCT升高,患者病情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该指标的上升,患者可出现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症状,由此看,PCT是观察严重感染者及败血症重要指标。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相较于非感染组, PCT和CRP指标均较高,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CT和CRP是临床中用作诊断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感染者的指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CT联合CRP诊断效能更为精准。

参考文献:

  1. 陈和萍,韩钧凌,乐湘华,等. 外周血PCT和CD14+CD16+MO对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28(12):1341-1344.

  2. 杨仁国,徐开菊,周巧灵,等.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益生菌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8):794-798.

  3. 雷飞飞,张韬,汪兴禄,等.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比率对肝衰竭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203-206.  

  4. 刘贵章,夏琴,冯霞,等. 血清降钙素原及炎症指标联合MELD评分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6):532-534. 

  5. 刘扬,张海月,焦方舟,等.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2):177-181. 

宋晓君(1973-),女,籍贯:四川乐至,工作单位:乐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



刘可(1972-),男,籍贯:四川安岳,工作单位:乐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