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探讨

安锐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期间,土路基施工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软土路基的出现成为阻碍工程进度和确保工程质量的绊脚石,为此,要求工程设计人员需结合不良地质情况,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措施,来提高道路路基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保证道路建设工程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软基处理探讨

引言

为了更好地提升市政道路路基质量,要强化路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具体运用,施工人员需依照施工地点的实际地质状况、气候条件有针对性地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技术进行选择。同时,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管理和监督,及时更新设备与技术,实现效益最大化。

1影响软土路基质量的因素

1.1稳定性比较差

软土路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路基结构,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特别的,但是软土路基有一个缺点就是稳定性比较差,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外力因素的影响,导致软土路基不能满足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需要。然后在外力的影响下,造成路基的损坏。其次,还因为当前的软土路基的土地分布不够均匀,建设地的土质质量也参差不齐,这些原因也会导致道路工程建设的软土路基出现沉降等质量问题,进而影响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可以促进软土路基的安全性的技术,不断对软土路基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增强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尽量保证软土路基可以不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

1.2材料因素

除了工程中所用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影响到道路工程的质量之外,建筑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道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因素。在对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建设前中后期都有完善的方案,根据实际周围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建设,由于软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更加的谨慎,避免因为软土路基的变形导致后续建设工程出现安全隐患。其次,由于软土特有的性质,在有一定程度的外力刺激的情况下很容易变形。这样就对材料有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使用有很高的韧性和延展性的材料。道路施工工程建设中的材料管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材料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地管理机制,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管理机制导致对于材料所在的商家选择不够严谨,选择的材料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要求。又因为没有严谨的材料管理机制,导致材料购买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之后不能落实到个人,在材料出现问题之后无法解决。部分企业还不能独立建立依据自身企业出发的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将其他企业的材料安全管理制度照搬过来,导致管理制度的不适配性,制度的不能落实。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保证材料安全管理制度的及时确定,加强对于材料商家的监督,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性。

1.3路基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的建设时,由于软土路基的建设的特殊性,地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施工区域周围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施工的地质、施工地的水资源都可能会影响到实际的软土路基施工。软土路基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沉降问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对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防止出现路面沉降的问题,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保证大型建筑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保证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建设的质量。

2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控制要点

2.1强化全过程细节控制

加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管控是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为路面行车通行提供保障,施工人员需要合理处理原始地面以及坡面。在施工前,保证整个工作流程的连贯性,对构件的大小进行统一规划及细化设计,同时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水泥稳定土的搅拌和调配、混凝土的强度以及配比等。在实际的防控工作中,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的气候、温度、湿度,保证水泥稳定土配合比,并对水泥稳定土的表面进行修整。做好水泥稳定土的养护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季节变化及时做好加热、保温等工作,预防水泥稳定土开裂、离析现象的发生。

2.2加大材料与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材料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选配工作。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完善制度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明确规范材料的择优选用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施工质量需得到保证,应包含水泥不应有杂质、内部没有结块、无潮湿问题和水份问题,等等,其可以有效提升水泥的质量,为混凝土技术提供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水泥的储存问题,减少材料损耗,防止水泥中混入影响水泥稳定的物质。

2.3严控路基含水率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与土体内含水率有直接关联,含水率是影响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关键性因素之一。若土体内含水率低于实验的最优含水率,碾压路基就会比较困难;若土体内含水率较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则会降低。所以,在施工前,需对路基含水率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对含水率进行适当的控制,保障施工质量。

3处理方法

3.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为解决本市软土地基建设问题,增强道路路基的强度和硬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充分利用软土层中淤泥、淤泥质土以及粉土土质特点,将软土与水泥进行融合,在二者之间形成化学反应,选取合适比例的水泥与城市软土层进行搅拌。软土在水泥的作用下,逐渐呈现柱状,在城市道路路基结构中作为承载柱,对路基起到强有力的支承作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期间,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有效解决本市城市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带来的道路质量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的技术施工特点,在当前本市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路基表面层、中面层及底面层形成复合地基,将路基自重及路面负荷力量平均分化,共同承担路面荷载,同时,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软土路基建设,呈现出较好的路基加固效果,有效提高道路路基的硬度和强度,保证道路整体刚度较大,防止软土路基出现变形,降低城市道路路面沉降概率,提高道路的稳定性。

3.2换填垫层施工技术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人员针对软土土质,在路基建设范围内对软土进行清理,利用天然砂砾、土石等物质进行换填,从根本上解决了软土层对道路路基建设的影响。施工人员要在道路路基施工其与开挖换填坑,将深度控制在2m以内,通过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以及分层检测的方式施工,改善道路路基不稳的情况,强化地面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出现路基变形情况,减少道路路面沉降,保证城市道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期间,采用换填垫层施工技术,发挥碎石、砂砾等填充材料的抗侵蚀特性,通过人工回填的方式,形成强度和硬度较高的道路路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土层的抗剪强度,避免地基遭受外力破坏。同时,在道路路基建设期间,利用换填法加速软土土层排水固结,防止路基出现冻胀情况,消除软土土质对道路路基的膨胀影响,起到稳固路基的效果.

3.3强夯路基施工技术

道路路基建设期间,遇到软土路基施工的情况,施工人员要采取强夯法进行路基施工,将重锤通过起吊机对路基软土进行反复下落夯实,适用于软土土质层中水分含量较小的路基建设工程,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压缩性,强化道路路基对路面的承重能力,采用夯实法施工期间,要注意由外向内的夯实顺序,将软土中水分进行有效排除,提高路基强度。

3.4加强先进技术应用

软土路基虽然是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但是它的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解决这些缺点,后给后续工程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对实际软土路基进行新技术的探索,探索更好地措施可以加固软土路基,进一步促进工程的进步。当前处于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为软土路基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探索新技术进而保证建设软土路基的质量,比如在对软土路基中进行表层处理技术或者置换处理技术等,有效地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软土路基的强度。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大型设备,也可以运用新兴技术对这些设备进行改进,比如一些大型设备通常都具有噪声比较大的特点,施工企业可以依据新的技术对大型设备进行噪声处理,保证道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各自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路基和路面设计,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水平,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通常,为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英杰.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20,6(8):212-213.

[2]李瑶瑶.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1):282-283.

[3]丛鑫.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核心要点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