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5
/ 2

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探讨

花芳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财政局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摘要】基层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及地方财政管理的基础部门,对国家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财政预算管理是政府发展的重点,对政府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对财政预算管理确立了总体目标,同时开始实施新预算法。新预算法在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实施,对基层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在预算管理上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预算法;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影响;探讨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及人民的关注,党和国家对财政预算管理确立的总体目标,要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在财政预算管理中实行新预算法。新的预算法和传统预算法相比较具有一些变化和影响,同时也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带来的变化

1.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

新预算法的实行,其预算口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原有的预算内和预算外的区分转变为了全口径的预算管理体系。新预算法以“四本预算”、“五级预算”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四本预算”就是以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来开展全口径经济预算,而“五级预算”则是从乡、县、市、省、再到中央不同等级来开展。并对政府各项支出都进行预算,缺少预算和批准的都不给与支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政府财务管理更加的严谨[1]

2.预算公开机制更为健全完善

新预算法使得预算公开机制更为?健全完善,不仅要对预算主体进行公开,同时还要对预算的时间及内容都进行公开,预算主体是指五级政府,内容是对预算到决算的过程,预算的调整到执行,政府的支出情况等进行公开,时间是指从批准开始后20天。这使得政府财政预算更加的透明、完善。

3.预算控制得以有效的强化

在新预算法的实施中,政府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各级政府中建立相应的预算周转资金以及稳定调节基金等对季度以及年度预算进行调节。同时,新预算还针对政府的改革预算收支给予了调节,在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下,可以用超出的部分用到财政赤字部分,或是稳定调节基金部分。而在预算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下,并无法通过调节而达到收支平衡时,可以申请增列赤字,但要在下一年度进行预算弥补。

4.使得地方政府部门的融资更为规范化

新预算法通过对政府部门融资的规范对政府部门进行债务风险的降低。首先,针对升级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要通过国务院批准才可以进行。其次,举债额度要求不能超过国务院限额,地方升级政府在举债时要进行额度的报批,获得批准之后才能举债,同时要将举债额度列入预算调整方案中去。再次,举债政府要对偿还能力及资金来源提供相应证明,同时举债资金不得用在公益性以及日常支出中。第四,举债要进行风险评估,建立举债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对其实施监督[2]

5.针对财务转移支付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首先,对财政转移支付功能进行了确定,使得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更为均等化,将转移制度主体确定为一般性转移制度。其次,建立和完善了定期评估及退出机制,针对可以以市场及自我调节来完成的相关事项,坚决不能进行专项转移支付的设立。

二、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分析

1.对预算估计幅度的影响

新预算法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影响了预算估计幅度。全口径的预算管理模式对政府单位的所有支出及收入都进行了管理。新预算法在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过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这使得预算管理的口径变大,预算估计幅度也随之变大。

2.对债务规模以及债务风险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政府的融资进行了规范,实现了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有效的降低了其债务风险。新预算法对政府融资的规范,主要是从举债主体、举债额度、风险评估以及举债偿还四个方面进行,使得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更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大额融资行为,并要求在融资过程中做出偿还计划、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预防等机制,使得政府融资更加的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债务风险[3]

3.对财政预算公开制度的影响

新预算法对预算公开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使得政府的财政预算公开更具制度化,同时也更加的规范化。新预算法不断完善了监督体系,同时预算公开制度对预算全过程的公开,使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这使得政府财政管理得到了社会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规范和完善了政府的财政管理行为。

4.政府预算管理更加注重长期规划

新预算法在财政管理各项制度上的完善和健全,使得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由原来的短期静态平衡转变为更加注重长期动态平衡的规划管理。新预算法对转移支付制定的进一步完善,能够让政府部门对跨期预算平衡机制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预算管理中进行灵活的应用。比如出现年度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可以将剩余转入来年中使用,而出现年度预算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可以在来年进行弥补,这就需要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管理才能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针对转移支付制定的完善,规定了政府不能在可以通过市场自我调节下完成的项目中建立转移支付,这也使得政府的自我调节功能得以有效的发挥,新预算法不仅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约束,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需要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与时俱进,结合预算管理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预算管理能力,有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并结合债务管理限制,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并加强长期财政规划工作,为社会展现精准真实的预算信息,更进一步促进财政预算公开、规范的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预算法的实施更加符合国情,更进一步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政府部门要结合新预算法的各项制度规定,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水平,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雪梅.浅析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19(16):88-89.

[2]于莉莉,曹怀亮.新预算法对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影响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126-127.

[3]刘吉杰.新预算法对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影响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