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山区青贮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高寒山区青贮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许万里 周礼伦 李鑫 吴颖 吴兰 朱俞荣

毕节市饲草饲料站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畜牧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重点关注。各类新技术的投入,使得饲草栽培技术不断完善,提升了生产质量。高寒山区种植青贮玉米,由于环境寒冷,条件兼顾,需要地膜覆盖才能实现高产栽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研讨,着重分析高寒山区青贮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高寒山区青贮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种植青贮玉米时,地膜覆盖比较常用。为有效促进高寒山区青贮玉米种植的应用优势,需要结合实际的种植情况,规范技术使用标准与使用要求,突出高寒山区青贮玉米重点内容与关键点[1]。在青贮玉米栽培期间,若种植人员未能妥善管理,会导致各类病虫害等发生,很难保障玉米产量、无法确保玉米品质。基于此,种植人员要结合本地的环境情况,结合以往种植情况,选择科学且合理的防治方案。





1 选地

在进行青贮玉米种植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为后期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覆膜青贮玉米种植要选择深厚的土层,且土层结构要好,土层内要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确保土地保水、保肥性能较好,尽量不选择沙土或者是林边地区。

2 整地处理

覆膜玉米选茬要尽量选择肥茬和净茬,在深耕基础上,前茬施肥情况比较好,杂草也比较少,尽量选择茬、豆茬或者马铃薯茬地带。若选择玉米茬,需要避免连续种植3年以上的玉米地。就整地而言,要确保整地精细,在秋翻土地之后。待来年春季,土块解冻5cm深度时要及时耙地,将土块打碎,并将根茬清理干净。此阶段,要确保土整细、起垅,在土壤解冻够深时,需要定浆翻耙和起垅。



3 品种的选择

青贮玉米品种,要做到严格选择。由于种植环境较差,温度较低,应当尽量选择抗低温性与丰产性的青贮玉米品种。选用的青贮玉米品种生育期要比当地的主要栽种玉米品种生育期要长,或者是要比主栽玉米品种片叶要多,选择抗病能力较好的玉米品种。基于此,为协助各个县区选择与当地自然气候契合值得种植品种,本市在2021年组织了20个品种筛选试验,各县区初步选择了1-2个优质品种。





4 地膜的选用

地膜选用阶段,要确保地膜选用合适,以此保障高增产,确保种植效果,同时,也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青贮玉米种植可用塑料地膜主要划分为三种:第一为高压低密度的聚乙烯薄膜,这类地膜的透光性较好,但是抗拉性较差,若要满足65.0%的覆盖度,需要薄膜总计7.0~8.5kg/667㎡,成本较高,进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低压高密度的超薄地膜,这类地膜的抗拉强度较大,在同样条件下与第一类相比,使用总量可减少4~5kg/667㎡,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可增加使用度。第三,萤线性低密度地膜,这类地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优势显著,且与高压低密度聚己烯薄膜相比,应用优势显著,使用成本较低,这类地膜多选择的是机械覆膜方式[3]



5 增施肥料,合理密植

青贮玉米覆膜种植过程中,想要达到高产就必须要增加肥料使用量,这也是提升高寒山区青贮玉米种植产量的基础。通过覆盖地膜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速土壤有机质、矿质元素的分解速度。不少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玉米生长比较旺盛,产量也较高,但会增加土壤内养分的消耗,进而对肥料的需求量也较大。若施肥不足将会导致玉米出现脱肥、早衰等情况,一般每667㎡需要施加3-4t的农家肥作为底肥,种肥为15~20kg的磷酸二铵,玉米6-7叶时要追加15~20kg尿素。并结合施肥水平、品种差异,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就平展型的品种,一般种植3200~3500株,垅-垅距控制在70cm,株-株距控制在26.5~30cm。

6 科学管田

科学管田作用显著,通过尽早做好查田补苗措施,及时定苗,在播种时,一般垅沟内播种每7~8垅就需要增加一行种子,作为预备苗垅。还要做好虫害防治,比如:粘虫、玉米螟,在出现粘虫时,使用浓度为50.0%的甲胺磷,浓度为1500倍液进行喷雾处理。玉米螟防治,一般667㎡选择1.5浓度的辛硫磷实施防治。生育前期,不可实施相应的中耕管理,揭膜之后要及时开展铲趟处理,在趟地阶段要封严对垅,以此更好的防治杂草。



7适时收获

青贮玉米乳熟期收割,植株内营养物质物质朝着籽粒输送,并不断积累,籽粒内的水分较多,一般为45-70%,若此阶段收获,将会导致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降低,淀粉含量较少,很难确保发酵品质。待完善成熟后再收获,玉米茎干内的水分不多,对调制青贮而言,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植株极易出现折断、容易出现倒伏问题,果穗接触到地面就极易出现霉变,影响质量,降低产量。因此,玉米籽乳熟期末期到蜡熟期属于最佳的收获时机,不管是产量还是营养价值,均可达到最佳水平。实践证明,用大拇指掐破有浆、用水煮熟鲜食不硬,是最适合的时期。



8 病虫害防治

在青贮玉米栽培期间,若种植人员未能妥善管理,会导致各类病虫害等发生,很难保障产量、无法确保品质。基于此,种植人员要结合本地的环境情况,结合以往种植情况,选择科学且合理的防治方案。

8.1 农业防治

这类防治方式为严格实施田间管理,完善措施,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营造良好健康的生长环境,增强青贮玉米的病虫害抵抗能力,避免栽培期间出现玉米螟与大斑点病虫害的出现。

8.2 化学防治

一般情况下,化学农药多用于播种前、生长期前,主要用以防治病虫害。在播种前,种植人员要使用化学农药浸种,也可在种子表面喷洒化学农药,可防治发芽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以此将玉米发芽比例提升。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大型水蚤、丝黑穗病水蚤、玉米螟等,这类病虫害的防治能够使用真菌性杀菌剂进行大面积喷洒,以此实现大斑病的有效防治。在玉米桔梗上喷洒白僵菌粉,可有效地防治玉米螟。针对不同类型病虫害,种植者要结合特征,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

8.3 物理防治

与化学防治相对比,这类技术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不会对当地原本的结构产生任何的影响,这就需要种植者投入较多的资源。这类防治方案包括:除草、划锄等。在高寒山区青贮玉米栽培期间,若种植者未能及时清理地块周围的杂草,会导致杂草争夺土壤养分的情况,使得青贮玉米难以获得充足的养分,进而导致病虫害现象的产生。种植者要及时进行划锄和除草,为青贮玉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提升其病虫害抵抗、预防能力。

8.4 生物防治

这类方案是借助自然界内的物种,进行病虫害防治。比如:玉米螟、玉米粘虫等,可引入其天敌如沙蝇和蚜茧蜂等,进行繁殖控制,更好的控制虫害。这类防治手段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较小,防治效果显著。同其他的防治手段相比,生物防治目前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内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结语:

综上所述,高寒山区青贮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本身是为提升玉米生产产量,提升青贮玉米种植经济效益,为将该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极致,要结合实际的种植情况,规范技术的使用内容,以此实现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桂芳,吕军,任晓雪,曹彦辉.早春糯玉米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高垄高产栽培技术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1):40+99.

[2]敬勇,邱一彪,戚兰.山区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8(24):29-30.

[3]杨栋.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8):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