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9
/ 2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周一帆 沈斌

湖州智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建设,同时对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道路交通建设、发展使城镇之间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在部分道路土木施工作业中,裂缝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裂缝,会使缩短工程的应用寿命,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因此,有必要对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对于质量安全的要求非常严格,相应地加大了传统技术工艺的改革创新力度。在现代施工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极易面临结构裂缝问题,从而加大了工程的质量隐患,增加了技术的处理难度。基于工程建设角度,应科学处理工程裂缝质量隐患,结合理论分析,合理应用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与措施。正是由于房屋建筑质量要求提升,施工企业更应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为工程裂缝质量处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建筑企业的有序化发展。

1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影响因素

1.1设计因素

开展土木工程施工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应结合工程具体的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只有设计的图纸符合土木工程的具体要求,施工团队才可按照施工图纸、实际施工环境开展土木工程施工建设。在部分土木工程项目中出现混凝土裂缝,通常是由于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土木工程的质量,因此,设计上的不合理会使后期施工过程出现不科学性,导致更多裂缝出现。首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未严格落实工程具体建设的要求,未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图纸审查的相关人员存在不尽职的行为,将存在缺陷的设计方案流入施工中,施工人员按照缺陷的图纸进行施工会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其次,设计师在设计时,未对建筑结构承受力进行精确计算,使建筑的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际的程度承受力存在较大的偏差;最后,选取的施工钢材达不到相关的要求,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1.2施工策略影响因素

在开展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较为关键,建筑材料的搭配使用、建筑材料的使用数量等均会在不同限度上影响建筑的质量。从现阶段我国建设的土木工程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材料选择时不够严谨,一些企业为了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在进行工程的建设时,通常不按照相关标准选择建筑材料。由于企业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审查、应用不过关,存在问题的材料会被应用到实际的施工中,使施工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出现裂缝的现象,这些均会为工程的应用埋下风险隐患。目前我国部分建设企业中的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差,多数施工人员实际上并未受到过专业培训便上岗操作,工作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研究不够深入,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结构细节易被工作人员忽略,使工程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由于一些环节的施工工艺未能达到相关要求,使施工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1.3温度变化原因

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占比量十分明显,由于该施工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特点,一旦处在外界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其内部温度出现较大温差。这不仅会使得整体混凝土结构出现很明显的变形现象,还会导致混凝土构件内部的拉应力超过其整体抗裂能力,进而产生相应的裂缝问题。另外,混凝土硬化后会吸收大量水分,会使其内部温度逐步提升,若是在此期间,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补水工作,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失水情况,从而形成大面积的裂缝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时裂缝处理策略

2.1对不均匀沉降控制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技术人员应留意回填、压实环节的操作,落实施工的难点工作。通过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降低出现施工死角的概率,保障回填均匀,不出现裂缝的情况。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针对管线上方、井口周围、排水沟等部位进行施工的优化,保证回填、压实作业环节的开展应更加细致、更加科学。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能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工作的环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小型压实机进行压实作业。此外,应在含水率适度的情况下,开展薄层工作,通过逐层突破方式可保障回填质量。施工人员应在柔性结构、刚性结构完美结合的情况下,对节点开展切割的操作处理,通过人为控制方式可改善裂缝出现的位置、方向,以保障工程的质量。

2.2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原材料,其中,尤以水泥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最为关键。因此,为了控制裂缝问题的产生,就要结合土木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工程性质,合理选择水泥材料。例如,若是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处于较为干燥和寒冷的地区,则就要尽量避免采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因为这两类水泥材料的干缩性十分明显,但耐久性较差,一旦采用,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应该选择一些高强度的水泥材料,并在采购过程中,要对相关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和生产水平等进行全面的考核,并对相应的水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各项规格、指标参数等能够满足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要求。

2.3合理把控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首先,要随时对混凝土施工温度进行监测,尽量在每一环节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温度进行测量,确保其处在可控范围之内;其次,要对混凝土的拌制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并在气温最高峰值时,采用冷却水对砂石原料的温度进行降温,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材料的散热操作,这样才能避免材料湿度因温度降低而逐渐加大,从而为后续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有效管控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要在混凝土施工全部完毕后,及时采取措施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一方面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温度,适当采取覆盖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洒水保湿,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出现较大偏差,从而在降低混凝土约束应力的基础上,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2.4提升管理力度

为了减少进一步减少施工影响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施工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力度。通过加强管理力度,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施工图纸标示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可降低施工人员不规范施工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首先,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根据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搭配使用,根据混凝土拌和具体的要求做好搅拌工作,降低混凝土拌和不科学的影响。要求相关人员在混凝土运输时,能够落实混凝土的防护工作,防止温度、湿度、光照等不良因素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其次,相关的施工部门应相互配合进行工程建设,合理控制施工混凝土浇筑速度。要求每个部门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具体的要求进行浇筑工作,通过更加科学的手段进行混凝土振捣操作,保障混凝土的密度和质量都符合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避免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很容易发生,其给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对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和处理方法加大创新研究力度,不仅要结合工程实际,掌握各裂缝处理方法的应用要点,还要制订一套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并不断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切实降低各类裂缝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为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大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62-163.

[2]李丽霞.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机理分析及裂缝处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55-156.

[3]牛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品牌与标准化,2021(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