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李雪婷

泰州市中医院 225300

摘要:目的 对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疾病知识度和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在各方面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度和运动功能的显著提升,应当作为重要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急性脑卒中;疾病认知度;运动功能


急性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发病率较高,一般患病之后,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趋于紊乱,而且治疗迁延日久,很容易从生理上的痛苦,过渡到心理层面,形成恶性循环。相关资料显示,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急性脑卒中病症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本文将以98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某院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包含男患51例,女患47例,年龄区间为42-77岁,平均年龄为(57.7±3.6)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就诊时,为患者进行药物静脉滴注,并为患者行CT检查,抽血,以上环节完毕,将患者送至对应病房。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采用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首先,在患者入院7天之内,对患者各项临床情况进行评估,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意见,提高治疗和护理的规范性。在患者就诊时,帮助患者排痰,并对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持续50-60分钟;另外,重视心理护理,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建立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提高治疗配合度;最后,在饮食干预上,为患者准备含有较高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谱,随时补充营养,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

1.3 观察指标

应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3分为十分清楚,2分为基本清楚,1分为部分清楚,0分为完全不清楚。另外,应用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60ecf0c2bd63f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对比

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各方面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对比[n(%)]

组别

疾病知识

并发症知识

饮食知识

康复知识

研究组(n=49)

46(93.88)

48(97.96)

47(95.92)

46(93.88)

对照组(n=49)

31(75.61)

30(61.22)

34(69.39)

32(65.31)

χ2

13.636

20.354

12.028

12.31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对比

结果显示,护理前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情况比较(

60ecf0c2bd63f_html_a4bcf8561cd69765.gif ±s,分)

组别

Barthel指数

FMA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49)

28.29±5.09

69.45±11.99

28.07±4.86

56.94±7.81

对照组(n=49)

28.41±4.93

50.24±10.41

28.23±5.16

40.23±6.62

t值

0.119

8.469

0.158

11.42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也称为急性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临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治疗后的恢复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中提到的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可以集合各个学科的优势,收集来自不同学科的意见,从患者康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入手,无微不至,在保证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缓解患者在急诊室心中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摄入,进而强化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各方面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和之前预设情况相符,证明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度和运动功能的显著提升,应当作为重要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克诚,朱新庆,孙先义,李爱丽.急性脑梗死患者IL-12和HSP70表达[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9):4861-4863.

[2]危慧敏.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缩短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时间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5):36-36.

[3]曹英华,江萍,杨瑛,陆艳,白青科.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窗内就诊率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8):53-56.

[4]岳培茹.安宁疗护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睡眠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天地,2018,15(10):189-189.

[5]杨艳,赵琨,吕娅,尹星,赵明,邵加庆,张芳,倪娟,朱小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31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