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分裂性情感障碍患者要注意什么?

/ 2

照顾分裂性情感障碍患者要注意什么?

龚霞光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 四川省德阳市  618100

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也称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分裂情感性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存在的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有情感性症状和分裂情感性症状。情绪症状分为躁狂发作和抑郁症状,而分裂情感症状包括思维、知觉和行为障碍。思维障碍表现为联想障碍、逻辑障碍和各种妄想。幻听是最常见的知觉障碍。行为障碍是指生活中不一致的精神运动兴奋、自杀行为和懒散拥有属性。意见建议: 一般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患者会表现为情绪变化大,思想和行为活动严重偏离正常轨道。因此病人的家属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防止病人情绪反复无常。同时自杀的预防也是一个需要引起家庭关注的问题。精神疾病不仅可以依靠药物来解决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来实现持续的改善和自我完善。家庭需要先改善,然后有目的地引导病人这么做。

60ecff0227fac_html_7278863ebc464f5.jpg

一、发病原因

一级相对对照研究数据显示,该病在遗传上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而单相重性抑郁症没有明显的遗传特异性。基因紊乱推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两个基因的组合,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然而,这个假设与临床特征不一致。如果患者除了精神分裂症基因外,还有双相情感性精神病基因,那么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预后将比上述两种精神病的预后差,第二种致病基因对预后有不利影响。另一个假设是连续性模型,它认为单相,双相,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从黄绿到蓝绿再到蓝绿的连续统一体。躁郁症是黄色的,精神分裂症是蓝色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绿色的。关于这个假设还有很多未解答的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流行病学或一级亲属调查,以证明基因型是一个连续体。

在情感性精神分裂症先证者家庭调查中,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其他研究发现,亲属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更大,支持了这种疾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变种的可能性。一些作者发现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都很高,但是先证者家庭的分裂情感性障碍发病率并不高,人们认为这种疾病的遗传异质性是有根据的。

二、注意事项

到目前为止,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主要是配合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工作在当前的医学水平上进行的。至于精神疾病的根本预防,还有待于精神病学和相关科学的发展,以及对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充分认识。这是人类历史赋予医学的一项艰巨而崇高的使命。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中讨论的许多问题都有多种原因。也就是说,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易感性、病前人格特征、发病时的身体状况、精神创伤以及环境的触发因素,甚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着广泛的联系。病前应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占疾病诱发因素的60% ,因此预防事件的发生十分重要。

1、增加对病人的了解

准确地了解一个人所面临的生活事件的类型,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性质,以及他或她的环境将如何使他或她作出反应,是很重要的。然后考虑是否或者如何介入。例如,婚后分居和子女进入中学也是生活事件,但不一定构成对心理健康的威胁。例如,失去亲人的个人在近亲的帮助下,不再需要动员参加为失去亲人的人组成的互助小组。

相比之下,有些具体情况迫切需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例如,如果你患有威胁生命的疾病,需要进行大手术,比如乳腺癌的全乳切除术,而你缺乏配偶的深切同情和支持,你需要咨询和预防性干预。方法:护士在手术前后与患者进行讨论,介绍伤口修复方法。随后每两个月对他们进行一次随访,检查上肢运动情况,鼓励他们锻炼,同时向他们的配偶寻求信息,并动员病人继续积极工作。该项目对152名妇女进行了实验,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和性问题评估。结果表明,两组均有焦虑、抑郁和性问题,但实验组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而对照组在第10个月时仍未摆脱这些问题。实验组完全恢复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能适应乳房的缺乏,戴假乳房也很满意。

  1. 预防心理压力,防止心理异常

一些国家自发地在社会上建立了许多互助团体和社会互助运动。例如,为生活在酗酒家庭中的12至20岁青少年设立了支持小组,为丧失亲人的人设立了”同情之友”小组,为盲人设立了互助机构,为残疾儿童的父母设立了组织等等。由于成员之间的相似性,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有价值的方法,可以交流信息,获得情感支持,并在行动中提供帮助。因此,它具有广义的心理健康意义,因为它能在实践中应对困境。

3、丧偶独居患者

沮丧问题是影响个体心理状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丧亲反应是悲伤的反应,有些人在过世后长时间处于情绪抑郁状态,有些人发展成抑郁症。为此,许多专家对死者家属的心理异常预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高危人群的长期随访安排。Parkes (1981)提出吊唁者心理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为: 1、依恋死者,2、愤怒或自责,3、对死者死亡毫无准备,4、缺乏必要的家庭支持,5、处于经济和文化阶梯的底层。对高危组和对照组进行帕克斯干预,20个月后实验组未出现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酒精、药物和烟草消费均低于对照组。这种病应该作为急性精神分裂症治疗。选择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和完全康复,包括洞察力的恢复。维持治疗依赖于康复。如果恢复是完整的,长期维持治疗可能是不必要的。如果有任何复发的迹象,应该立即给予药物治疗。

4、其他

及时提醒精神病患者服药,定期检查和治疗患者到医院就诊; 必须避免迷信和乱用药物,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停止用药。照顾好精神病患者,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季节性情绪反应。要有效控制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发现症状复发,及时住院治疗。了解和熟悉精神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如生活不规律、家庭不和谐、情绪刺激不良、滥用药物等。为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作出合理安排。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病人做好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精神病患者,无论是住院还是在家,都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医院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病人定期服药,而在家中,最好有专门护理,家中锋利的刀具和危险用品最好放好,以避免精神病人自杀或其他危险行为。监测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是护理的最重要方面之一。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关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观察复发迹象。若病人的情况不稳定,应尽快服用药物或定期到精神科医院接受治疗。照顾病人不仅仅是吃得好,还要和病人交流,逐渐恢复病人的交流能力。为了摆脱较严重病人的自我隔离、恐慌甚至暴力倾向,家属应给予支持和照顾,让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