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3
/ 2

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付妍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水务发展服务中心 山东省 济宁市 272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活动日益多样化,和因自然不可抗性导致的灾害,江河崩岸险情与以前相比,出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提升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的建造水平。经过工程人员的共同努力,显著提升了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有关防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施工阶段,在确保我国水利工程总体质量的前提下,还使两岸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堤防护岸工程作为我国水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抵御洪患水灾侵害的作用,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对水利工程使用安全与各项功能的发挥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为预防和减少洪水灾害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要点进行探讨,并阐述堤防护岸的主要技术形式,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1水利工程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

1.1土料选择

土料作为水利堤防护岸工程的基础性施工材料,如果土料物理力学性质未达到相关性能指标,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到堤防填筑效果,加大堤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概率。因此,在土料选择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结合实际。提前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掌握河段土质成分等信息,结合抗渗设计要求与相关技术规范确定土料的性能指标要求。例如,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大时,应使用粘性土体作为土料,避免所填筑堤坝受到水体冲刷力出现冲蚀现象。而在河道水体流速较小时,使用大颗粒砂土作为堤坝土料。第二,就近取材。为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优先在临近施工现场区域中挖取土料,以此来缩减土料的运输成本与时间。此外,在入场环节,对土料性能质量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少量土体作为试样送检,退回质量检测不达标的土料,在必要情况下重新选择其他种类土料。随后,筛除土料中混入的各类杂质,如腐殖土、树木枯叶、膨胀泡发土体、淤泥土、冻土等,将含水率超限的土料进行翻晒干燥处理。

1.2清理堤基

首先,对施工现场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掌握底堤基情况、地质环境特征与水文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堤基处理方式,明确堤身、压载基面和铺盖等部位的清理顺序。其次,清除堤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杂物,如地面植被与杂草、砖头、腐殖土、淤泥等,将所清理杂物在指定位置进行堆放处理。再次,对堤基表层进行压实整平处理,凿除与补平堤基表面凹凸不平部位,保证堤基表面平整度达标,并对原有堤坝进行维修处理,如加高加厚处理,修补结构破损部位。最后,检查堤基清理效果,确定堤基平整度、洁净度与土壤密度达标后,再开展堤身填筑作业。

1.3堤身填筑

对清理后的路堤进行压实处理,按自低至高顺序开展堤身填筑作业,采取分段分层方式填充堤身,将堤身划分为若干水平分层。而在填充不均匀堤防保护地的特殊施工情况下,调整堤身填筑顺序,如自基底至地层逐层向上填充。同时,严格控制堤身填筑时的横截面斜率,将斜率控制在0.25以内,重点预防堤身位移与断裂等质量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堤身填筑过程中,在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持续对堤身填筑情况进行观测,在出现局部“弹簧土”等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堤身填筑质量达标。

1.3堤坝压实

在堤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堤坝压实施工是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该施工阶段要对土壤含水情况给予不定期检查,确保土壤含水量位置在1%-3%范围内。在压实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细化和完善压实施工流程,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漏压与压实不足等现象的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堤坝压实施工过程中,一般要求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随后开展逐层碾压。在压实阶段,最好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压实机械进行选择,对于比较开阔的场地,一般会选择大型碾压机械,最常见的是压路机,而在回转不利、空间较小的区域,最好选择手扶碾压机给予全盘碾压,从而有效提高堤坝的强度和稳定性。

2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的关键技术

2.1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坝式护岸属于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一般是依靠滩岸或堤坝修建的顺坝、丁坝及两者融合的护岸坝,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水流偏离堤岸,而且还可以避免水流的侵蚀与冲刷,进而达到保护堤岸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坝式护岸施工采用了丁坝结构,主要是用防冲材料包裹土心及相关材料,以此来降低堤岸受侵蚀的可能性。在丁坝护岸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五绞格网网箱结构,并采用抗腐烂、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来进行网箱的制作,然后将石料填装在网箱内部,最后将其与堤坝滩岸固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阻挡水流、降低侵蚀的目的。

2.2坡式护岸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坡式护岸不仅施工流程简便,而且抗冲击效果比较好,在小型河流或者湖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抗冲击能力,最好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开展岸脚和岸坡的坡式护岸施工,以此来提高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坡式护岸施工阶段,要做好护脚工程施工工作,其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将会对护岸工程的抗冲刷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河流中往往会夹杂有大量的碎石、泥沙、树枝或杂草,在河流作用下会使他们在河道中快速移动,进而不同程度上对边坡堤防产生冲击,加之河流本身的酸碱性也会腐蚀堤防工程,致使河堤护脚出现冲刷破坏。因此,在护岸施工原料选择过程中,需要对河流基础情况、土壤稳定性、水的腐蚀性程度、河流砂石含量等因素给予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坡脚施工材料进行选择,而钢丝石笼是比较常用的护岸方式。

2.3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技术被用于河道水流速度较快的水利工程中,沿河流堤岸设置墙式护岸结构,由于护岸结构被嵌入路堤护脚板中,使得墙体护岸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有效减小了河道水流冲刷力对护岸造成的侵蚀影响,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中,常见墙式护岸结构形式为伏壁式、倾斜式、悬臂式、重力式等。此外,针对老旧的墙式护岸结构,考虑到此类护岸结构的功能性显著降低,在出现洪患水灾时易出现墙体渗漏管涌现象。因此,可采取防渗抗滑柱列桩墙技术,在墙式护岸周边挖设若干桩孔,在孔内打入直径在1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桩和椭圆柱套桩,并浇筑混凝土将桩体搭接成墙,沿结构纵轴线在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连系梁与锚筋,将新建成防渗墙体与原有护岸结构契合成全新的防洪墙,以此来强化护岸结构的抗滑、抗倾稳定性能。

3结语

总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堤防护岸必不可少。而洪水灾害的发生,也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将会直接决定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特点、现场施工条件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这样既可以确保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水利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斌.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5(490):197.

[2]廖玉香.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清洗世界,2020,36(6):39-40.

[3]尚奕多,田江锋.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信息周刊,2020(7):1.

[4]卢达.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简析[J].信息周刊,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