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浅析

胡陈生

文成大峃城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温州市 325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应地,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和施工人员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由于缺乏相应的建筑安全质量教育和建筑安全管理,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基于此,有必要重视施工安全和施工安全管理的素质教育。本文对施工安全质量教育和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施工安全质量教育和施工安全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项目的有序施工,不仅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能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设项目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和复杂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一旦安全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施工安全预警管理体系已成为施工安全控制的关键。

1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建筑业的长期低质量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大大降低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因此,加强施工安全和质量,首先要为社会安全和全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使人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如果质量长期低下,就会涉及到不断的装修和改造工作,造成建筑企业大规模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消耗。建筑行业原本属于大量的企业,每一次装修都是耗时耗力的。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长期的循环建设工作将直接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对企业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也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至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声誉,降低市场竞争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教育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高危职业的职业化有一定的培训作用。此外,只有加强施工安全素质教育,使全体劳动者对行业具有自发的安全意识,积极培养施工的严谨性和安全性,从细节上避免隐患的发生,才能加强企业自身的和谐稳定发展,使施工企业有进步的目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共同沟通。只有员工对企业和建筑业具有凝聚力,才能真正落实建筑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因此,施工安全质量教育与管理,就是要增强员工自主意识和整体系统的管理水平,双重优化施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不够

在施工企业中,绝大多数施工企业管理者对施工安全质量教育和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够。他们大多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急功近利。他们只注重建设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存在的安全风险。例如,一些管理人员在缺乏相关的安全配套设施和设备及相应的救援手段的情况下,轻率地让施工人员工作,这种侥幸心理很容易被现实打破,最终导致许多施工安全事故。

2.2建筑人员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建筑工人通常在60岁左右,他们普遍教育程度低,靠体力活动为生。他们只关注建筑业的高工资,没有评估自己的收入风险;他们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良好的施工安全素质教育,不了解安全生产的概念,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数为工作不久的年青人,缺乏经验,与工人存在代沟。因此,在施工实践中,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2.3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意味着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也不相对重视。在施工安全方面,他们仅仅依靠原有的施工实践经验进行操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容易造成相关施工安全隐患。

2.4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内容空洞

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空白的,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基本的建筑安全知识,这些知识是空白的,与当前的施工事件不相结合,并进行具体的事故分析,从而给予相应的教育深度。因此,施工人员会因自身的思想原因或外部原因而分心,使他们不学习相关的建筑安全知识,也会在施工实践中提高安全风险。此外,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质量教育的效果,增加了后续安全管理的难度。

3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

3.1重点宣传安全生产典型人物,形成榜样效应

要提高建筑安全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提升建筑安全生产的榜样效应,注重提升建筑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典型人物。这不仅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明确的参考,而且还可以取得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可,鼓励他们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安全生产规范。对施工企业而言,对施工人员和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的深刻认识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也是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典型人物为例,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预防日常工作事故的理想效果。在新时期,榜样人物的公共性也应体现与时俱进的价值,以发挥榜样效应的影响。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对施工企业员工的影响,以更加宽松的方式展示安全生产模式的强大力量,以更加微妙的方式渗透安全素质教育; 其次,在确定安全生产模式的过程中,要严格区分和筛选,在保证其真实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事迹是否经得起实践研究,能否得到广大一线施工人员的认可; 最后,时间安排的差异可能直接导致不同的宣传效果。因此,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启动阶段、主体工程关键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关键节点,取得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2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案

3.2.1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组织。建筑施工企业应提高对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安全生产组织由企业负责人领导,涵盖各级管理机构。各级管理负责人应针对不同的人员,为不同的项目设置安全人员。此外,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以促进施工企业更好地完成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广泛宣传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帮助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推动安全生产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既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又要制约员工的积极性。

3.3全面提高全员建筑安全素质,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关键

施工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和紧迫性,对领导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主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工程建设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重视对不同生产设备的检查,及时处理和修理有故障的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保证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促进安全管理体系的稳定发展,不断完善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4建章立制,明晰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运行

建设单位应当主动转变观念、职能和模式,提高科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制度,包括安全作业程序、教育培训、重大风险因素控制的实施方法、安全评价、检查、应急救援计划等,修改和完善不符合行业要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改革和创新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坚持“逐级负责、逐级监督、逐级问责”的理念,明确各有关单位、业务部门和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明确责任范围和责任界限,确保各责任主体管理“责任领域”。

结语

全面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是确保施工安全生产、促进施工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中,有许多不容忽视的方面,如建筑安全生产秩序与安全操作、安全投资与隐患调查、集中专项整治、三类人员考核教育培训等,以上五个方面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建筑安全质量,是确保建筑安全生产、促进建筑业安全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清全,邬勇军,张波.关于建筑安全素质教育及安全管理的分析[J].建筑安全,2021,36(01):74-75.

[2]张金营.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