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之后,怎样护理更加科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骨折之后 ,怎样护理更加科学

王琼

天全县中医医院 四川雅安 625599

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创伤类型,针对此类患者而言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具有较为强烈的疼痛症状,甚至会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不利于改善预后效果。近年来,在社会机械工业发展以及交通工具提速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骨折患者数量逐步增多,在临床疾病中占据的基数也有所提高,在发生骨折以后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对于骨折患者局部以及整体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发生机体疼痛症状的同时对于患者心理状态也会产生一定的创伤,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示,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不仅和手术操作方式、创伤程度具有密切联系,还和患者在骨折以后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发生骨折以后怎样护理更加科学呢?

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骨折发生以后,首先需要由护理人员根据其骨折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方案,收集骨折护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科普资料,结合以往骨折的临床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宣传教育手册的制定和补充。在患者病情诊治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进行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指导,在落实健康宣传教育过程中选择应用提问等方式充分掌握患者以及家属对于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有效宣教,促使每个患者对于骨折治疗以及相关疾病知识都详细了解,积极参与到诊疗过程中。

2.针对性心理疏导

由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心理特点的综合评估,分析骨折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相关负性情绪的具体原因,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帮助以及指导,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邀请心理科医生协助护理,落实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在心理护理指导期间结合宣传教育手册,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详细讲解病情发展趋势、病情恶化后果以及具体处理措施。此外也可以选择治疗期间心理状态良好且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病友和患者交流治疗经验以及治疗感受,促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病友给予的关怀以及理解,进而缓解其悲观、焦虑、抑郁等相关负性情绪,提高治疗自信心,以便于在治疗过程中主动配合。

3.疼痛护理

在患者骨折以后或者手术结束以后的48小时内给予其间歇冷敷方式,取得消肿以及缓解疼痛症状的效果。此外,适当进行患肢提高,这对促进静脉以及淋巴回流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肿胀程度,促进其尽早恢复。除此以外,针对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结合骨科超强镇痛模式充分掌握患者对于疼痛程度的认识,通过详细讲解疼痛症状的新理念,告知患者准确的疼痛皮肤方式。首先,落实疼痛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时选择应用调节呼吸状态、听音乐、变换体位、身心放松等方式进行其注意力的分散,向患者以及家属详细说明止痛药物取得的临床效果,避免患者过度担忧止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合理应用。采取止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预后也具有积极意义,详细介绍止痛药物的具体名称、应用效果、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4.功能锻炼指导

护理期间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锻炼方式,在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前后均需要依照针对性的康复计划训练表落实功能锻炼,逐步加强肌肉锻炼。

5.合理膳食

分析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结合患者存在的基础性疾病或者疾病病史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以便于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供应。

6.延续性护理

6.1电话随访

目前,在延续护理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在于电话随访,这也是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最为期望的随访方式。通过电话形式可以了解评估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活动状态、功能锻炼效果、营养支持以及具体恢复情况,监督患者以及家属按照医嘱落实功能锻炼以及定期复诊。除此以外,电话随访可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分析并发症发生风险性,针对患者以及家属在康复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解答疑惑,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再次骨折的发生风险性。但是在应用电话随访过程中失访率比较高,取得的效果不太直观,而且患者和随访者之间沟通有效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6.2家庭访视

和电话随访方式进行比较,采取家庭访视可避免因电话随访中患者描述不准确对于疾病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错误判断。在家庭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可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准确进行伤口换药,落实家庭环境适应性改变指导,例如:在电话随访期间可以建议患者家属在厕所中安装扶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使用坐便器。同时在落实家庭随访过程中可以进行患者以及照顾者的同步干预,这对提高患者家庭支持以及尽可能满足患者家庭康复需求具有确切效果,可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虽然家庭随访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在医院人员资金不足的影响下,或者受到相关管理政策的影响,在国内综合医院中展开家庭随访的研究比较少,家庭随访方式主要在社区医院中进行。

6.3延续护理俱乐部

目前,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应用的延续护理俱乐部以社区医疗中心为依托进行俱乐部活动的定期组织,例如踏青活动、病友交流会、专家讲座以及健康科普官方网站建立、免费骨折疏松检查等,可以给予患者正确的行为鼓励。和其他类型的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比较,延续护理俱乐部活动充分调动了患者自身的积极性,在病情较轻、自理能力较强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目前在骨折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对于骨折患者疼痛知识以及临床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而且社会大众、临床上对于骨折疼痛症状也存在认知误差,认为疼痛属于自然疾病过程,对于疼痛症状需要尽可能忍受。这种错误认知会对骨折患者护理活动展开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在现代医学发展背景下以及人们健康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未全面认识,即便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但是关于疼痛护理内容的专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具体护理过程中疼痛评估、止痛措施、心理护理、健康宣传教育都需要由护理人员直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从医院角度来讲,需要加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日常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促使护理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充分掌握更多的疼痛护理知识,这样才可满足临床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科学的护理服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