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8
/ 2

胃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刘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体检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 目的 探索胃癌患者术后化疗不确定感现状,分析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以及社会支持对2019年10月-2021年3月来我院的120名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胃癌化疗患者术后对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得分为85.32±13.11;社会支持水平相对较高,得分为47.54±6.44,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3,p<0.01)。结论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评估可降低患者的不确定感,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化疗 疾病不确定感 社会支持

胃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排在消化道肿瘤的第1位1。胃癌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外科手术后依据病变分期进行化学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为主,其他为辅助治疗手段。疾病不确定感是指患者缺乏判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研究发现,疾病不确定感高患者其往往伴随着较严重的焦虑、抑郁和失落感。患者一旦对疾病产生不确定感,不仅会影响患者寻求与疾病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可导致患者行为的退化甚至治疗的中断,这严重影响患者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对癌症、心脏病和各种慢性疾病人群的疾病不确定感研究发现,多数癌症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但对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报道仍不多见。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同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此为降低胃癌患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召集2019年10月~2021年3月期间来我医院接受并完成术后患者化疗进行问卷调查。(1)年龄≥18岁的肠道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2)至少接受3疗程的以上的长期化疗患者;(3)病情稳定者;(4)意识清晰,有一定交流能力,能理解并配合调查;(5)调查方案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且病人及其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危重患者;(2)有精神紊乱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转移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四肢瘫痪者。

1.2方法

研究工具

采用五个量表分别为: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肠道肿瘤疾病生命质量量表(KDQOL)。

资料收集

(1)征得调查医院及患者本人同意后,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以研究者本人为主;(2)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向被调查者解释研究目的、过程、意义及参与的自愿性、保密性和无害性,并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4)现场回收问卷,督促患者再次核对之后收回。

1.3.资料分析

对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现状采用描述性分析,如均数6100b1f6c2f2d_html_4cfea5c6314f434d.gif 标准差、频数、百分数来描述。(2)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关系采用t检验、F检验等。(3)研究对象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Pearman相。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本研调查共召集120例结胃癌患者,年龄在36~85岁之间,平均(65.49±14.21)岁。男性76例,占63.33%;女性44例,占36.67%;小学及以下26例(21.67%),初中46例(38.33%),高中及以上学历48例(40.00%)。

2.2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在50~110分之间,平均分是85.32±13.11,各条目平均分3.13±0.33;得分处于高等水平6例,占2.78%,中等水平的67例,占55.83%,低等水平47例,占39.17%。详细情况见表1。

表格 1 胃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x±s)

项目

得分范围

得分

条目得分

不明确性

20—59

39.65±5.32

3.61±0.76

信息缺乏

10—19

19.15±3.21

3.05±0.61

复杂性

10—30

18.32±5.67

2.52±0.67

不可预测性

27—20

18.69±6.37

3.64±0.77

总分

50—110

85.32±13.11

3.13±0.33


2.3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与一般人群社会支持得分比较

患者社会支持得分在27一57分之间,平均得分是44.21±5.41)分,与一般人群社会支持得分比(35.16±4.63),差异有显著意义,即P<0.01。可认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一般人群。

2.4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关系,详情见表2。

表格 2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社会支持

疾病不确定感

r

P值

支持得分

-0.43

0.00

客观支持

-0.34

0.02

主观支持

-0.31

0.01

支持利用度

-0.47

0.00


3讨论

Hughes等研究认为,患者在接受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时会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本次调查发现,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见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国内外的报道2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手术以及化疗容易引起生理上的不适,尤其化疗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手术引起的创伤,带病生活方式以及家庭关系的改变等,均可引起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应,其最终结果影响了患者对于疾病以及治疗相关的过程和预后的认知和判断,导致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癌术后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患者获取的社会支持越多,其疾病不确定感便越低。这与吴航洲等、张卫红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此,自家庭、朋友、病友以及医疗工作者的支持对胃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也就是说,社会支持是影响癌症患者应激反应结果的中介变量,其对应激源可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对患病个体产生间接的保护。因此降低了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和健康促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参考文献

[1]吴菲。林国桢。张晋听.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J].中国肿瘤,2012,28(2):81—85.

[2]孙红.护理研究的新课题z疾病不确定感[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45-46.

[3]吴航洲,李峥,金维佳.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F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1—104.

资助课题:威高天使护理基金,课题编号:2020510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