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武警遂行任务的指挥效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提升武警遂行任务的指挥效能

王小山

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当前,武警部队担负着以执勤、处突、反恐和抢险救灾为中心的多样化任务,对不同任务条件下的卫勤综合保障能力要求更新、更高。因此,只有紧贴任务实际、精准把握保障原则、整合各方保障资源、综合运用保障手段,才能高效做好部队遂行不同任务、不同环境时的卫勤保障工作。

关键词:武警遂行任务;指挥效能;

前言:当前,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已常态化,对车辆装备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认真研究和探讨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特点和规律,按照运输“保到位”要求。遂行多样化任务时,一般都会呈现出保障力量多元、建制关系复杂、组织协调困难等特点,因此,加强卫勤组织指挥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组织指挥效能,形成整体保障合力

1.优化指挥机构。按照与指挥体制相适应,与保障机制相配套的原则,建立精干高效、职责明确、指挥顺畅的卫勤保障指挥机构,按照层次简化、要素浓缩、反应快捷、高度权威的要求,强化警民融合,采取军警地卫勤应急保障联合指挥机制。明确指挥职权,理顺指挥关系,尽管平时的建设与管理分属军警地各方,但在遂行联合作战卫勤保障任务时,所有卫勤力量均隶属联合指挥机构,要实行统一编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确保卫勤指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有效性。例未能有效发挥救援作用,后来在前指统一指挥下,科学编组、人员统配、物资统一保障,军警地医疗机构有机整合,实现了伤员救治、转送的高效链接,确保了救援任务完成。

2.确保关系顺畅。要满足这一点需重点理顺四种关系:(1)指挥关系。这是指挥力量与隶属、配属力量之间的基本关系,下级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指挥,执行任务,并自觉维护上级指挥权威。(2)指导关系。这是根据遂行任务特点和职责要求,对指挥关系的延伸和补充。(3)协同关系。这是不同保障力量实现高效联动、整体保障的内在要求。在遂行多样化同一任务时,各参战单位应建立协同保障关系,由临时最高指挥机构统一指挥。(4)协调关系。这是不同保障力量之间沟通联络的渠道。遂行多样化任务由军警民共同参与,武警部队应及时与地方党政部门、军队有关机构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协调关系,不断增强保障合力。

3.科学实施指挥 具体把握三条:(1)统分结合。在重大任务、重点区域、重要时段上实施集中指挥,在统一区分保障任务、部署力量、使用资源的同时,根据分散条件下遂行任务的特点,适度将部分指挥权移交给一线指挥员,保障卫勤指挥延伸到末端。(2)打破常规。着眼多样化任务的特殊性,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抓住要害、把握关键、定下决心,采取果敢措施,力避优柔寡断,造成被动。(3)靠前指挥。要坚持深入一线,及时准确了解部队卫勤需求,努力增强保障时效性。对重大保障行动和复杂保障情况,卫勤主要领导必须亲临现场,把握保障动态,跟踪保障需求,及时处置各种情况,切实提高指挥效能。

二、紧贴任务实际,提升保障效能

1.建立一个反应迅速、效能突出的卫勤应急保障队伍 应借鉴美军“医疗保障与士兵同在”的卫勤保障原则,在一线作战部队超前配置快速机动的救护单元,在采取“损伤控制”的野战外科策略,实施止血、控制污染、救命手术处理的同时,承担创伤急救、核生化防护、心理应激疏导、远程医疗及卫勤评估等任务。行动中要立足优势互补,以部队实际需求为牵引,将军队、武警和地方医疗资源纳入统一使用计划,进行优化整合,科学抽组模块,划分不同保障单元,力求使每个模块内部的不同专业保障力量混合编组,每个单元都具备独立的综合保障能力,确保既能整体联动,也可单个模块出动。

2.建立一条适应需求、渠道畅通的物资储备体系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物资总量进行预测,突出保障区域内易消耗物资、社会筹措

困难的物资、应急作战和处置突发事件物资的储备结构。并针对不同任务区域的特殊气候特点、任务性质及区域内可利用的卫生资源,科学制订储备标准,灵活确定携行、运行和补充量。对赴高原(高寒)地域执行的处突保障任务,要适量增加供氧、高原防疫防护药品、防雪盲、防寒保暖等设施的配备,并根据执行任务中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补充相关物资,满足卫勤保障需求。对部队急需、易筹措的物资,以部队储备为主,对军警民通用、兼容性强的物资,签订协议,依托地方储备,从而形成高效合理的储备格局。

3.建立一套信息融合、精确控制的卫勤信息平台。要运用网络资源和可视技术,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信息报告制度。对保障需求、保障资源及物资储备、保障供给缺口等情况,由卫勤网络平台全程自动跟踪、实施评估、动态显示,使指挥机构对保障态势了如指掌,提高决策和指挥效率。可在军警地信息网络统一调控下,将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任务需求和物资保障、前后方联络实施无缝链接,最大限度提高保障效益。

4.根据区域特点,加快高原地区卫勤保障标准化研究 需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卫生减员预计。(2)卫生物资储备基数,品种及携、运行标准的确定。(3)高原各地区、各时节气候条件及疫源地分布数据库的建立。(4)各地区部队、地方医疗机构的分布及卫生资源统计。(5)伤病员救治范围和数据统计要求。保障方式可以采取基点式辐射保障、跟进式伴随保障、呼唤式直达保障与网状军地联合保障,有效提高卫勤保障效率。其中,基点式辐射保障重点针对维稳封控部队实施划片区保障,以野战救护所为基点,就近对维稳处突部队实施辐射保障。跟进式伴随保障是派出卫勤分队对部队实施伴随保障,以伤员抢救、后送任务为主。呼唤式直达保障就是以总队医院为依托,组建若干个急救小组直接前接伤病员。网状军地联合保障,即与军、地医疗机构合作,伤病员就近送治,病情稳定后转送军队医院,形成军警民“三位一体”保障机制。

三、紧贴实战,加强车辆装备保障训练

1.强化专项训练。着眼完成多样化任务保障需求,结合年度训练计划及演习安排,瞄准未来可能遂行多样化任务构想情况,设置相应的车辆保障专项训练课目,加强对驾驶员进行复杂道路牵引车驾驶、特种车驾驶训练,加强警戒防卫、快速安全行车及特殊情况处置训练,使驾驶员掌握崎岖山路、高原冰雪路、泥泞路、沙漠戈壁便道、雾雨天气、夜间熄灯等恶劣条件下各种车型的驾驶特点,熟悉车辆急救、故障排除、快速换件等修理方法,为圆满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单位应将遂行多样化任务车辆装备保障纳入部队训练计划,进入院校教学范畴,列入新一轮训练大纲。

2.加强心理训练。遂行多样化任务车辆装备保障的顺利完成,需要保障人员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必须在平时加强保障人员的心理训练,通过普及心理知识教育、培育心理辅导骨干、请心理专家授课等方式,搞好心理调控性训练、技术性心理训练、野战生存性心理训练、模拟性心理训练和实战化心理训练,提高保障人员心理素质,打牢遂行多样化任务心理基础。

结语: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警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更加多样化,牵涉面广,卫勤保障任务愈加艰巨,使命重大。为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梦”,更好地做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卫勤保障,就要始终坚持“预有准备、科学指挥”,充分发挥体制优势,搞好军警民协同配合,动态把握保障重点,集中使用保障资源,灵活运用各种保障方式,才能确保高标准实现遂行多样化任务“保障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胜,沈燕,任谦,等.高原地区机动卫勤分队训练的做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0(4):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