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企业 争做技能型职工着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2
/ 2

创建学习型企业 争做技能型职工着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袁瑾

华亭煤业公司聚丙烯项目筹建处 甘肃华亭 7441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煤化工企业也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聚丙烯项目作为全国首套FMTP(流化床甲醇转化丙烯)科技示范项目,备受关注和瞩目,华亭煤业公司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积极的招录化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是企业之本,是持续发展之基。

一、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意义

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更主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型的人才资源,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1.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技能和创新是一个企业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生机与活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诸多前沿管理理论认为,在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行业竞争趋激烈的当代,人力资源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要素。特别是在化工这个特殊的行业,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力倡导形成全员学习、实践、创新的良好风气,是建设高素质企业员工队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根本举措,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有利于企业改革发展高效推进。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股份变更、薪酬分配、机构体制改革等让职工的思想认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职工会为“改”和“变”所扰,产生消极畏难的失望心理、嫉妒不平的怨恨心理、恐慌疑虑的怀疑心理等不稳定因素。要解决这一系列突出问题,通过组织引导职工深化对政策法规和有关改革精神的学习领会,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本领技能和发展创新的理念,正确的把握领会方针政策,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

3.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有利于项目建设安全稳步发展。“三型”组织理论是当代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企业职工作用的发挥效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聚丙烯项目是全国首套FMTP科技示范项目,始终坚持以“人才强企”工作为主线,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工作和职工队伍实际开展工作,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创新能力,开展“传、帮、带”活动,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在全处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讲学习、求创新、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稳步发展。

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聚丙烯项目筹建处虽然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职工队伍结构、职工综合素质等因素来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仍然匮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的问题有待解决。学习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新常态下,职工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思维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利益诉求多元的特点日益凸显。自聚丙烯项目建设以来,分批次组织154名职工赴中煤、宁煤等同行业单位学习培训,单位内年均培训职工3500人次以上,但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过程中方式陈旧、方法不活,与实际操作结合的还不够紧密,还存在“满堂灌”现象,很难让职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部分职工学习意识还不够强,错误的认为学习是“务虚的”,没有认识到学习对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和引领作用,不愿学习、不重学习、不会学习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有待解决。聚丙烯项目筹建处职工现有职工291人,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共286人,有化工行业工作经验和专业对口高校毕业生占约占69%,集团公司改革改制分流非专业职工约占30%。虽然经过了长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但由于职工队伍文化层次差异、分流职工之前从事工种与现有工种专业跨度大等原因,仍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业务骨干和拔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后备力量不足问题突出。再加上新员工成长缓慢,特别是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大多怀着满腔热血,认为安排自己在基层锻炼是大材小用,难免有怀才不遇的负面情绪,不能虚心向基层职工学习,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脱节,实践操作经验欠缺,难以胜任工作。

3.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有待解决。企业在激励职工走技能成才、岗位成才之路的制度和措施不够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工作未能与工作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技能人才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业绩考核未落到实处,职工的能力和才干得不到及时的体现,成长受到制约,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大量流失,这些原因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进度。

三、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应采取的措施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是一项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任务落实,确保长期坚持。结合项目建设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1. 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建设学习型企业的着力点,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职工全员积极参与学习,实现建设“知识型”职工队伍的目的。一是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要深入践行集团公司“不学习,何以立”的企业文化学习理念为主线,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职工要善于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生产实践经验;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及时购置学习教材,提供学习资料,加强学习阵地(图书室、阅览室、职工小家)的建设,为职工参与的函授学习、成人自考、党校学习尽可能的提供一些经费补贴或者请销假上的倾斜制度,确保职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三是设计有效的学习载体。要结合项目建设工作实际、职工文化素质现状,合理设计有效的学习载体,如开展全员阅读、举办知识竞赛、推行集中学习日等活动都是可以借鉴运用的有效学习载体。

袁瑾,1992.2.16,女,汉,甘肃华亭,本科,助理政工师,华亭煤业公司聚丙烯项目筹建处,744100,研究方向: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