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路径初探——以安徽出版集团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出版企业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路径初探——以安徽出版集团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为例

朱玉婷

安徽出版集团

摘要:在新形势下,部分国有文化企业仍然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在顶层设计上不同步、在工作方法上不适用、在贯彻落实上不到位等。本文通过对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成因的剖析,并以安徽出版集团为例对破解出版企业党建业务“两张皮”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出版企业;党业融合


一、国有文化企业党建业务“两张皮”的具体表现

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实践证明,党建抓好了,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新形势下,在部分国有文化企业中仍然存在企业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具体体现为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在顶层设计上不同步、在工作方法上不适用、在贯彻落实上不到位等。

1.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从企业党组织班子来看,有的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在党建工作上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企业各部门来看,有的业务部门认为党建工作是党务部门的事,自己负责好具体的业务工作即可,无需在党建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从企业党务工作者来看,有的认为党建工作都是事务性工作,没有从全局上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党员来看,有的把精力更多的放到自己负责的业务工作上,认为党建工作与自己的业务工作关系不大,没有过高的积极性参与进来。

2.在顶层设计上不同步。有的在谋划企业发展规划时,就没有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从顶层设计上紧密结合起来,目标任务不一致。有的在制定具体考核指标时,没有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导致了具体实施时的“两张皮”现象。有的对已制定的规划目标、考核指标,执行不力,只是写到纸上、挂在墙上,没有形成有效机制。有的则片面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真正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中心工作的引领作用。有的没有真正发挥党组织优势推动企业发展,对两结合办法不多。

3.在工作方法上不适用。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任务不断变化、观念不断更新,而很多企业党组织在面对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有的党建工作内容单一,与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结合不够紧密,难以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的党建工作载体陈旧,仅仅停留在对文件的照本宣科上,对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介了解不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党建工作不够。

4.在贯彻落实上不到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贯彻落实不到位、责任履行不完全等问题。有的企业一级党组织虽然很重视党建工作,但是向基层延伸过程中,存在基层党建工作力度“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有的党建工作“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三会一课”、按期换届、民主评议、党费收缴等制度执行不规范。有的抓工作责任落实还不够严格,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长效机制。

二、国有文化企业存在党建业务“两张皮”的原因

1.主体责任未压实。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理念,政治站位不高,“一岗双责”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业务工作上用心用力,在党建工作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企业党组织在党委和党总支层面,党建工作抓得不错,但是却没有将党建工作责任制延伸到基层支部委员和每一位党员,没有层层压实党建责任。

2.工作机制不健全。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但对于如何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落实贯彻,一些企业没有制定出与之相适应措施办法。没有形成党建和业务相融合的长效机制,党建和业务没有真正意义上融合起来。与业务工作相较,党建工作更不容易量化,考核工作停留在“留痕”上,考核机制没有发挥“指挥棒”作用,党建工作成效难以具象化体现。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于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个人激励不够,党务工作者晋升交流空间受限等因素,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专业能力不匹配。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着新要求和新任务,有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对新情况、新问题研判不够、谋划不足、统筹不力,导致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不能有机结合。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能力水平,导致已经不能适应当下党建工作要求,工作方法陈旧、载体单一,使党建工作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的企业没有把牢党务岗位用人关,没有真正把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既懂党务又懂业务的人才选拔到党务岗位上来,党务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不强。

三、安徽出版集团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举措

近年来,安徽出版集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主业主责、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强化双效统一、推动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的路径,努力形成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发展模式相协调、与业务内容相契合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呈现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1.聚焦主业主责,强化双效统一。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聚焦主业为统揽,以深化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双效统一”,强化创新驱动,推进高站位出版、高质量发展。一是社会效益为先,实现“双效”统一。坚持社会效益为先,把多出好书放在第一位,实现出版主业从数量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十三五”期间,《经山海》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昆曲艺术大典》《兔子作家》等10个项目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锦程》等20部作品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九章》《傩面》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我和小素》等3种图书荣获中国好书。社会效益始终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新书市场占有率提升到全国前十位,打造了“小猪佩奇”系列、杨红樱作品系列、我的世界系列、“哈佛凌晨四点半”系列等一批超级畅销书。二是聚焦主题出版,紧跟时代步伐。把主题出版作为精品出版第一出版、两个效益第一效益、社会责任第一责任来部署。聚焦重大主题,明确主题出版作为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选题策划的重点,组织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评选,出台《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扶持办法》,加大专项基金扶持,打造重点产品线,逐步健全主题出版引导、扶持、推进和保障机制。“十三五”期间, 12种主题出版物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39种主题出版物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三是围绕重要节点,讲好安徽故事。围绕建党百年等重大时间节点,精准策划一批精品图书,其中,《重温入党誓词》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党员学习活动创新教材。围绕百年历史的关键节点,重点推出《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画说中国共产党党史》等著作,生动记录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围绕安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优秀革命先烈、著名战役战斗、红色历史遗迹等,持续挖掘安红色文化资源,推出《桂花王》《红色安徽》《红色金寨》《安徽红色历史记忆丛书》等安徽题材作品。

2.落实一岗双责,推动转型升级。集团党委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以党建工作引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出版+”“文化+”服务,调整经营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壮大新兴产业,将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把党建意识贯穿于转型升级各领域。树牢“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意识,增强抓党建主业主责意识,切实扛起党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委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把党委研究重大事项制度化、程序化、具体化。二是把党建要求融入到转型升级各环节。把党的建设贯彻到企业治理各环节,修订“公司章程”,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和企业法人代表“一肩挑”。召开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会议,把党建工作和经营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将党业融合要求统筹纳入集团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党建考核指标,使党业融合形成年初有计划、年末有考核的闭环。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案例评选,将创新成果积极在全集团推广复制。三是把党建成效体现在转型升级各板块。集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进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深化“文化+科技”,为出版增添新的动力。出版融合精品项目不断涌现,“皮影中国AR绘本”和“豚宝宝学前艺术数字课程”入选“中宣部首届数字出版精品”。“智慧党建”“乐龄听书”“萌伢童书”“智慧课堂”“时光流影”“豚宝宝”等数字文化品牌规模效益渐显。

3.抓好队伍建设,提升能力素质。坚决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全方位用好人才为支撑,着力提升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能力。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修订《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落实“两个重要”要求。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任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印发《集团本部职工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薪酬绩效管理试行办法》,优化企业负责人薪酬结构,健全本部职工薪酬管理机制。二是健全集团人才库。五年来,153人入选“四个一批” (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市场营销、青年英才)人才,建立起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库。9人被提拔为中层正职,11人被提拔为中层副职,“四个一批”人才成为支撑集团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强化专业培训。以提升专业能力为重点,依托集团时代大学,统筹推进分层分类培训。积极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场景,举办单位负责人财务培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考前培训等,有力提升履职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