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

潘艳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 341100

摘要:目的:针对于产后改善盆底肌功能的康复训练工作开展的分析研究。方法:对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40例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与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间存在的差异性。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盆底肌力、肌电压等数据(P<0.05)。结论:患者在康复训练中采取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与延伸护理,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产后子宫脱垂等,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脱垂;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延伸护理

前言:

对于产妇来讲,子宫脱垂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所导致的,一些女性因为在产褥期会有这长时间卧床的情况,就会形成尿潴留,既然增加了出现子宫脱垂的概率。该疾病在早期会呈现出腰酸、腹部下坠等表现,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以及子宫溃疡等,对于女性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40例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与延伸护理,观察者患者年龄在21-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41±1.5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33岁之间,平均年龄分布在(27.34±1.6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比较,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产妇及患者介绍子宫脱垂脱垂出现的原因、表现以及后期的预防、治疗方法等,同时为孕妇展开一些简单的盆底功能训练[1]

阴道哑铃锻炼法,主要是根据患者阴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阴道哑铃,将其放入阴道后,在正确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训练,从而达到收缩盆底肌肉的作用,保障其可以在阴道中,患者需要每天锻炼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当患者可以把哑铃滞留在阴道10分钟之后就可以开展训练,也就是更换小一号的哑铃,并且在行走跑步的过程中,保障哑铃可以留在阴道内,继而再次更换小一号的哑铃在进行该训练,保持三个月的时间[2]。延伸护理主要是成立专门的护理小组,并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观察对患者的一些病情变化情况进行收集,同时不断的完善。通过电话、微信等通讯与患者之间展开联系,前一个月需要每周一次了解患者在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次月2~3次展开随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整训练计划,同时对饮食与作息时间加以调整,最后一个月需要告知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并且加强锻炼,不断的提升其自身的免疫力[3]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取的是S PSS22.0软件展开分析,对于计量使用的资料使用t展开检验,当P<0.05时表示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组别

N

完全依从

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20

10(50.00)

8(40.00)

2(10.00)

18(90.00)

对照组

20

7(35.00)

9(45.00)

4(20.00)

16(80.00)

X2





10.240

P





0.001

2.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者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N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社会关系

周围环境

观察组

20

2.014±1.24

24.36±1.54

20.14±1.26

21.34±1.24

对照组

20

16.32±1.35

16.34±1.34

15.34±1.64

16.24±1.34

t


9.214

10.324

12.034

13.2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患者出现子宫脱垂是导致盆底功能出现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相关的研究开展表示分娩造成的损伤,尤其是难产或者是经阴道手术助产,都会引发子宫脱垂,其次腹压增加和营养缺乏者也会增加子宫脱垂的发病率,以及感染率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排尿困难,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问题[4]

但对于轻度的子宫脱垂患者来讲,更多的是使用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的提升盆底肌,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干预Ⅰ/Ⅱ类肌力中,观察组的效果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这就给出采取联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通过对其分析,发现产后产妇在分娩之后阴道扩张,会导致子宫出现下垂的问题,但是使用阴道哑铃可以有效的帮助其子宫恢复弹性,所以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盆底肌力[5]。在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观察组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比较高,主要因为在传统的护理过程中多数采用的是院内干预方式,缺乏院外指导,所以患者在居家后,因为个人或者其他原因无法遵从医嘱开展锻炼,降低了康复开展的效果,而采取延伸护理,也就是延续性护理,可以在保证患者在不同的场所得到不同的连续性照顾,进而有效的缩短了其康复的过程。在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当患者出院以后,会有专业的人员展开随访,并且不断的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医嘱为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同时督促患者家属进行监督,就要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康复训练开展的过程中,患者采取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联合延伸训练,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继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米俊霞. 系统化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7):125-126.

[2]刘朝霞. 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04):180-181.

[3]张燕婷. 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分析[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132-133.

[4]曹倩. 电刺激、生物反馈技术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2):94-95+127.

[5]李敏仪,王荣.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中康复训练效果[J]. 云南医药,2020,41(06):602-604.

[6]田晓红,薛卉. 盆底康复训练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改善价值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3):335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