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义萍-这些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侬晓得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肖义萍 -这些糖尿病中医保健知识,侬晓得哇?

肖义萍

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它可以由多种病因综合引起,包括遗传、肥胖、胰岛功能失调等。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肾脏、周边神经以及大血管病变等诸多慢性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带来失明、肾衰竭、心肌梗死、身体部分肢体病变截肢等不可逆伤害。

国际上将每年的11月14日设为糖尿病日,意在提高人们对糖尿病这一慢性病的重视程度,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做好对糖尿病的防护工作。当前,糖尿病患者群体在全球范围内已达4.25亿,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更是占到了其四分之一的比例,据最新调查显示,上海市35岁以上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占到21.6%。可以看出,糖尿病患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严峻程度值得引起每个人的高度警惕。在日常治疗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以西医为主,但中医的调节保健措施却鲜为人知。本文就带领大家从中医角度,探索帮助糖尿病患者保健的有效措施。

  1. 了解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在世界上,属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最早,并著作颇丰。消渴病是糖尿病在中医的专有别称,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奇病论一文中,文中讲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此肥美之发所也……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除此之外,《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均有对消渴症的记载和研究。由此可见中医对糖尿病研究的历史之久、认识之深,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了解并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保健工作中来。中医从人体的上到下,形象的指出消渴症的三消:上消(渴而多饮)、中消(消谷善饥)以及下消(渴而便数),同时对应西医中常说的“三多一少”。在中医看来,消渴病的内在因素是先天禀赋不足,即自身身体条件差或家庭中有糖尿病患者;外在因素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也就是情绪不稳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吃喝无度、常年体力劳动过度导致气血两亏。在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下,造成患者身体阴虚燥热,在临床上表现出“三多一少”、消瘦、无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主要症结归因于肺、胃、肾这三个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三者相互影响,却也有所侧重,其中肾是重中之重。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内因的阴虚和外因的燥热,并由于肺、脾、肾三脏的阴液亏虚所导致。理论来源是人体阴阳平衡理论,阴液亏虚的结果必将引起虚阳上亢、虚火上扰的表征,对应“阴虚燥热”的发病机理。但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理论存在误区,“阴虚燥热”仅为一种表象,其实质在于脾胃虚弱、脾阳亏虚。因此,应将保健护理的重点放在脾胃的调节上。

  1.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保健措施

  1. 中医药保健

糖尿病可分为三种类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中医也需要对应的药材结合患者情况用药。阴虚热盛型:此类型特征为烦躁、口干舌燥、多饮多食、溲赤便秘、舌红少津等,宜选择养阴清热法,药材选择桑叶、地骨皮、川连、天花粉、麦冬、生地黄。气阴两虚型:常见表征为气短乏力、自汗、多饮多尿、腰膝酸软、脉弱等,建议益气养阴保健法,选择玉竹、制黄精、制女贞、枸杞子、生黄芪。阴阳两虚型:患者大多身体无力、四肢发冷、日常浑身没劲,腰膝酸软,会出现多饮多尿或者是浮肿少尿这两种情况,面对这样的状况要选择山茱萸和鹿角霜等相关的药材对症用药。

6108e8cc99094_html_fc3913c699cb226e.jpg

  1. 食疗保健

中医中认为,药食同源,日常饮食的正确选择也会对糖尿病的保健起到相当有效的帮助。建议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效的食材,蔬菜类可以选择菠菜、萝卜、苦瓜、冬瓜等;肉类可选择鸭肉、鹅肉、兔肉等;海鲜中应食用海参、鲤鱼、田螺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清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如姜、辣椒、韭菜等。

  1. 按摩穴位保健

穴位是位于人体经络线上,与各个内脏有重要连接的关键部位。中医中常用的针灸、推拿、艾灸等方式即是利用穴位刺激相应的经络来疏通郁结,达到医治的效果。治疗糖尿病患者口干舌燥、多饮、多尿的问题,中医中常用到两个起着关键作用的穴位,即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两者均位于小腿上,前者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的地方,用中指横放在在胫骨前缘即可找到。足三里穴的作用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改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疾病,可称之为长寿第一保健要穴位。后者在小腿内侧,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的地方。时常按揉三阴交穴对健脾和胃、行气活血、舒经通络有显著疗效,也是重要的保健穴位。糖尿病患者居家可以多按摩这两个穴位,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到中医院进行针灸,以达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6108e8cc99094_html_c7188dd31d77ca57.jpg6108e8cc99094_html_719fb2ddda856d7d.jpg

  1. 运动保健

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糖尿病的根源,而人体肌肉属脾脏所控。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脾主一身肌肉”,因此健康锻炼,适当运动可以达到健胃强脾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也不是越多越好,要遵循身体的承受能力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个人体质和适应其他脏腑功能的运动。比如健步走、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重点在坚持,将适当运动养成生活中的习惯,逐渐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1. 心情保健

人的意识有非常强的主观能动性,中医中有名为“七情内伤”的病,指出过激的情绪会危害气血的运行,严重者将损伤内脏。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情绪的护理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些患者缺少对糖尿病合理的认知,时常处在担忧、恐惧、焦虑的情绪中,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不仅对身体恢复起不到任何帮助,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要为糖尿病患者疏通郁结,为其普及正确的认识,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情绪上达到保健的效果。

中西医治疗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各有优势,善于将两者相结合,做到相得益彰,就会对糖尿病患者的保健起到1+1>2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