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5
/ 2

基于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分析

王旭 王静 吴泉晓

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250000


摘要:乡村空间治理的效应直接影响到国土空间规划多级治理体制的构建,本文从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入手,对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治理体制进行了分析,科学的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乡村空间治理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机制,希望可以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空间重构;空间治理


引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乡村空间治理缺乏理论支持的弊端逐渐浮现,旧有的乡村治理体系难以满足城乡融合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新需求,在此背景下,对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治理体制进行研究,对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乡村空间治理理论分析

乡村空间治理的内涵为以乡村空间分配为核心,在政府、社会群体、市场等乡村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下,通过协商等方式平衡各方利益,从而实现乡土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

1.1乡村空间“物质-组织-权属”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

在现阶段乡村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乡村的“人、地、业”转型,本文根据乡村空间综合治理的前进方向与目标,运用“尺度传递”的治理措施以及“尺度回溯”的治理效能,实现了“物质-组织-权属”的乡村空间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

“物质-组织-权属”的乡村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有助于全面落实乡村空间治理的综合目标,具体来说,该治理体系通过协调乡村多元主体间的利益,明确公私资源边界,解决了乡村空间资源低效利用、组织零散的问题,拓展了乡村空间资源可利用范围,充分实现了乡土资源的高效有序利用,调动了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

1.2乡村空间治理中的“尺度效应”

在“物质-组织-权属”的综合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握不同尺度的效应有助与深化整个乡村空间治理的运转体系,其中,区域尺度的治理重点在于围绕乡村空间治理,落实国家相关管控目标,进而达到理清国土空间结构体系的目的;村域尺度是乡村空间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影响到整个乡村空间治理最终效果的决定性尺度,其治理重点在于通过空间经营模式、空间组织网以及土地分配利用方案等举措,重塑乡村空间组织网以及空间关系网络,提高整个乡村的空间治理水平;地块尺度是实现上层政策调控与基层探索治理的结合的关键尺度,其破解了不适应于乡村空间治理的土地利用旧有观念,如根据利益分配、权属关系等,对乡村土地空间进行了重新规范,并完善了整个乡村空间治理体系。

1.3“上下结合”型乡村空间治理

现阶段的乡村空间治理过程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综合治理,这是因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治理路径,在实际实施中获得的成效与乡村本身的诉求并不符合,而“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提高了乡村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度,发挥了作为乡村主体的“人”的作用,构建乡村综合治理体系有助于实现上层政策调控与基层探索治理的结合,促进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1]

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

2.1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的关系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了“多规合一”以及“从上而下”的空间规划多级传导,其规划原则为全国土地空间的开发、保护、统筹以及协调利用,通过一张底图造就空间蓝图,进一步延伸政府在全域空间层面的权利,旨在解决空间开发分布不连续、规划不统一以及利用困难等难题。而乡村空间治理则是遵循“从下往上”的治理路径,从基层治理开始逐步解决全域国土开发中效率低下、组织松散、权属纠缠等现实难题。基于当前乡村空间治理中功能与地域结构的不合理状态,以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精细化把控为发展目标,尽快完成乡村空间的高效合理分配,乡村多元主体自主性的培育。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推动“多规合一”、细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作用,是推进“上下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的突破口。

2.2有助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对乡村空间进行治理时,良好的空间规划能够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为完整,同时也有利于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我国的乡村数量相对较多,并且不同区域的乡村中地理和空间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乡村空间进行规划时,能够基于乡村层面对我国的国土空间资源进行调查和了解,有利于进一步的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对空间的使用效率。

在对乡村空间进行治理时,应先根据乡村的位置、分类以及土地利用率等信息进行了解,并在县级层次上对乡村空间进行统筹管理,在宏观角度上的调控,更有利于国土空间的管理效果。不同乡村中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在对乡村空间进行治理时,应结合乡村的发展方向进行管理和调整,使空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2.3推动“多规合一”的作用机制

“多规合一”指的是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使多方面规定中的相关数据和空间参数等保持一致,使其在同一控制体系中实现对空间和土地等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提高其管理能力。“多规合一”对于城乡规划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只有通过对乡村空间和土地等资源的合理规划,才能够实现对空间有效布局,并促进其长期发展。“多规合一”能够使城乡建设规则保持统一,避免“政府一换届,规划就换届”的情况发生,保持整体规划的合理性,从而使空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乡村规划布局的过程中,应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治理方式的有机结合,通过乡村治理的机制和路径,对国体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保持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城乡关系更融洽。

2.4细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作用机制

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其中的空间分为不同用途,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空间和村民居住生存空间,在对空间划分的过程中,忽视与城市相连接的空间,导致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不利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难以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在对乡村空间进行规划和管理时,应注重对空间功能的细化,结合乡村的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用途的土地与空间,提高乡村空间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对国土空间用途进行细化,提高对不同用途空间的深度规划,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应注意的是,在对乡村空间和国土空间进行细化的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底线,在管理过程中,应在乡村农民的角度上对空间用途进行细化与调整,保障农民利益的同时,增加公共空间的价值,促进乡村的建设与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在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时,应通过完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的方式,对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提高乡村空间得到规划效果,使国土空间的规划效果与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空间治理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戈大专,陆玉麒.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J].地理学报,2021,76(06):1422-1437.

  2. 李娜.乡村空间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链接路径探索[J].城乡规划,2021(Z1):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