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电气系统的构成与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农业机械电气系统的构成与使用

邵长征

身份证号码: 37091119800413****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关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加强农机自动化的推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机自动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充分认识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科学可行的应用对策,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业机械;电气系统;构成与使用

1农机自动化发展现状

1.1推广速度慢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支持。特别是在实现农机自动化方面,引进的技术水平比较高。由于我国这一领域起步较晚,进入市场较晚,老一辈农民由于自身的文化知识条件,不愿意尝试和亲近。他们更愿意使用传统的体力劳动。因此,我国农机普及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机自动化的发展速度和应用水平。

1.2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有待提高

我国在农机制造技术和农机发展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农机制造业中,成本相对较高,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农民在购买机械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这也将影响到农机的推广使用过程和农机自动化的发展步伐。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扶持和补贴力度不够。因此,我国农机制造技术及自动化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如研发技术和人才的缺乏,存在发展的局限性。

1.3缺乏专业人员和经验

多年来,国内农业机械设备在更新换代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和推广还有待提高。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农机自动化的升级改造,仍然存在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农业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现代农机经验和专业背景,农机自动化的推广和发展必然面临诸多问题。

2农机自动化技术优化措施

2.1农机自动化技术创新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对农机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才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大的帮助。首先,核心技术是关键。在农机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中,专业人员需要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然后逐步拓展其他技术领域。第二,创新技术不应脱离现实。它应该深入现代农业生产,了解作物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技术装备出现后,要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第一次试验,观察其使用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农机自动化技术能给农民带来真正的福利。最后,促进生产、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赋予企业主导权,为其农机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创新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农机自动化技术创新要始终重视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相关维权制度,尊重技术人员和企业的劳动成果,保护其合法权益。

2.2施肥灌溉自动化发展

农业生产将消耗大量的资源,特别是灌溉所需的水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水资源的浪费。中国还提出了农业生产节水政策,将节水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避免大量水资源浪费。其次,大力发展自动化灌溉技术,也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现代机械自动灌溉将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对农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合理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施肥技术也是如此,不仅要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还要节约相应的资源,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环境保护做出有益的贡献,因此需要加大施肥灌溉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目标。

2.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为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机自动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显著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例,该技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理建模技术等与其它自动化机械相结合,模拟人类的视觉过程,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准确识别,它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的远程监控,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减轻劳动负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该技术在水稻自动联合收割机、喷药机、蘑菇采摘机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识别出最佳的收获线,实现精确的喷药和采摘。应用效果良好,深受农民好评。计算机技术在农机自动化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广阔的前景。

2.4发展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

要真正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从农民的角度考虑,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需要,从而发展机械设备,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增加各类设备的功能,促进农机结构的完善。在农机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要从农民利益的角度考虑农作物、土壤、成本等因素,以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宜过于复杂,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考虑到农业生产成本,机械设备价格不宜过高,特别是对于小规模农业生产,必须全方位考虑,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3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3.1 精准农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在发达国家,精准农业已经形成了农业与高新技术有效结合的重要产业,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我国各部门要加强科技研发,并与我国农业发展有效结合,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准农业生产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有效的保障。

3.2农机自动化

目前,我国农机自动化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受到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的限制。因此,今后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农机自动化的投入,无论是从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技术,还是农民对自动化机械使用的培训,这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机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此外,我国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农民购买自动化机械的补贴力度,以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机械的普及,在短时间内提高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3.3加大农机自动化生产投入

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农业红利政策的颁布、各种税收补贴以及大量科研人才资源的整合,提高了农机自动化的发展水平。仅仅依靠政府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市场经济为催化剂,加快发展农机自动化,寻求更加灵活的商业合作模式,建立雄厚的财政资金,吸引国外先进企业投资,这些都有助于农机自动化市场的发展。

3.4应用自动控制技术

在今后农机自动化的发展中,需要重视农机自动化水平,确保其能够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面向应用的自动控制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和微处理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在保证适用性的同时,努力进行机械改革创新,研制出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型自动化农业机械。

3.5农产品自动检测包装

目前,农产品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还需要包装,因此农机自动化也应该为农产品的包装提供便利。通过合理应用自动检测技术和包装技术,从农产品质量出发,逐步加强数量和体积的控制,实现不同产品的逐一包装,提高销售速度,减少劳动力。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已进入试验阶段。

结束语

总之,农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重视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自动化还比较落后,仍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对机械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政府和有关研究部门要增加科研经费,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保证农机自动化的实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全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刘勇,吴雷.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现代农机,2020(05):5.
  [2]张河山.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