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设计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1
/ 2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设计与应用

李冬梅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 介绍实用新型专利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使用原理和制作方法,探讨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和推广价值。 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制作过程由治疗针筒、针筒上端槽内回弹按钮、针筒内推助杆、推助杆限位挡块安装的治疗针,及限位挡块和针头之间活动复位弹簧组成。适用于眼科专科有创治疗操作。 结果 使用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进行治疗操作时,手动按压推助杆,针头可调节伸出进行操作;停止操作时,按压手持部针筒侧口处回弹按钮,针头可调节回缩停止操作。经临床应用160例次,证明治疗针可调节伸出,可调节回缩,使用方便,针头回缩可有效预防治疗操作过程间歇期暴露针头的针头污染,符合无菌原则,回缩后的针头能防止操作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 结论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使用,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得到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好评,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护理操作,值得在市场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护理用具;应用

结膜结石(conjunctival concretions)是指出现于睑结膜表面的黄白色凝结物,结石主要由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变性白细胞凝固而成[1]。结膜结石剔除术传统方法为翻开病灶处眼睑皮肤,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挑开结膜进行剔除[2]。角膜异物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多由灰尘、砂砾等异物进入眼内所致[3]。在裂隙灯下采用局部麻醉,用一次性1mL注射器取角膜异物,视野清晰,操作方便,便于异物完整取出[4]

1 设计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用具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因此,创新改革护理用具可以进一步加强病人的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活动中的准确性[5]。我院从2020年5月起在门诊治疗室应用了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提高了护理安全性。现将实施效果和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2 门诊室的工作环境及治疗量

2019年我院门诊治疗室全年约50000例次,每天要接待80例-140例病人,有创治疗占46%,无创治疗占54%,目前治疗室护理人员3员,平均每天每人需完成治疗人次30-40例次,如此大的工作量,保证护理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3 传统一次性1ml注射治疗操作

3.1 针头暴露极易造成污染 护士取结石或角结膜异物剔除时,操作过程中需放置注射器,进行患者泪液或血液擦拭,放置过程中针头无针帽保护,易造成污染。

  1. 2 针刺伤 护士治疗操作时,操作过程中注射器针头无针帽保护,当操作者操作规范不严,患者配合不到位,暴露的针头易造成操作者及患者的针刺伤。

3. 3 针头发生滑脱 操作者未按操作流程操作,操作前注射器乳头与针头连接不牢,而发生针头滑脱。

3.4 角膜擦伤与感染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时,患者坐在裂隙灯前,操作者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1mL)针头,利用右手小拇指固定在眼周,对针尖位置进行调整,针尖与角膜之间呈15-45˚,具体角度根据异物位置深浅情况确定,紧贴于异物边缘进行剔除。在操作过程中,因针头角度原因,针栓处棱角突出无防护,裂隙易发生角膜擦伤,并发感染。

3.5 步骤较为繁琐 眼科操作精细,而患者反应敏感,操作过程中,反复放置、擦拭及患者放松休息,使得操作过程步骤繁琐。

4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设计与应用

  1. 1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材料与规格 采用医用级塑料聚丙烯、聚乙烯制造,其结构为治疗针筒、针筒上端槽内回弹按钮、针筒内推助杆、推助杆限位挡块安装的治疗针,及限位挡块和针头之间活动复位弹簧组成。其中治疗针筒、针头保护头和治疗针的圆心处于同一直线,且针头保护头的内径和治疗针的直径相同,能对治疗针的针头进行保护;单独包装经环氧乙烷灭菌,无菌、无热原。
    4. 2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操作流程 使用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进行治疗操作时,手动按压推助杆,针头可调节伸出进行操作;停止操作时,按压手持部针筒侧口处回弹按钮,针头可调节回缩停止操作。

4. 3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优点

该项专利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 治疗针可调节伸出,可调节回缩,使用方便。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2)针头可调节伸出及回缩,符合无菌原则。(3)治疗针头与操作杆及活塞连为一体,不会发生滑脱。(4)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

5 应用效果

2020年5月-2020年11月经临床应用160例次,证明治疗针可调节伸出,可调节回缩,使用方便,针头回缩可有效预防治疗操作过程间歇期暴露针头的针头污染,符合无菌原则,回缩后的针头能防止操作过程中针刺伤的发生,能有效预防针刺伤。2020年5月在我院推广使用,评价良好。

5 小 结

综上所述, 一次性无菌可调节用治疗针的使用,操作安全性高,能有效预防针刺伤,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得到护理人员及患者的好评,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护理操作,且市场暂无此类产品,值得在市场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19.

[2]周 琦,金琰,金健蓉,胡延秋.结膜结石剔除术操作手法改进的效果观察[J].上海护理,2018年1月第18卷第1期,1009.8399(2018)0143046-02

[3]孙大春 . 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05(42):39,41.

[4]赵俊生.裂隙灯下取铁质角膜异物1200例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 年 4 月第 11 卷 第 11 期.1671-8194(2013)11-0528-02

[5]童雪蓉.顾巧云.凹凸嵌入式数字床位牌在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J].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1009—6493(2010)3B一07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