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在儿科中的应用

/ 2

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 在儿科中的应用

钟欢玲 王颖灵 刘慧萍 赵发韵①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 550014

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根据家属意愿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静脉留置针输液的 150 例患儿使用普通方法固定设为观察组,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静脉留置针输液的 150 例患儿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固定设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非计划内拔管68.8%,对照组患儿非计划内拔管10%。结论: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相较于普通固定方面,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置管时间、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小儿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

小儿静脉穿刺较成人困难,加之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输液部位多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选取手背、足背浅静脉网中任意一条分支 1] ,临床上进行小儿手背部的静脉输液时,常因固定不牢靠导致针头滑脱,影响了患儿静脉输液的质量,增加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2]。根据中华护理学会《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指出: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和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贴合。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

我院儿科于2020年1月-6月开始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给予固定,效果满意,现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150例普通固定与2020年1月-2020年6月 150例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固定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观察组使用常规留置针敷贴固定,对照组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

1.2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150例,年龄 6 个月 ~8岁,输液时间 4 ~10 d,平均 7. 5 d,设为观察组。2020年1月-2020年6月儿科住院患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150例,年龄、输液时间、平均天数同观察组,设为对照组。(1)观察组。常规静脉穿刺成功后,将留置针敷贴妥善固定后以透气胶带环绕一周,将肢体放于舒适位置。(2)对照组。穿刺成功后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输固定膜,再以透气胶带固定穿刺部位上下端,置于舒适位置。

1.3 结论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2019年1月-2019年6月静脉输液的 150 例患儿使用普通方法固定,非计划内拔管68.8%,固定不够牢固、易过紧、易过松、固定方法欠妥当。2020年1月-2020年6月静脉输液150例患儿使用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非计划内拔管10%,相较于普通固定方面,能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置管时间、减少患儿痛苦、且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2 讨 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而静脉穿刺成功后针头能否稳定安全地固定在静脉腔内,保持滴速稳定,直至输液完毕,固定效果非常关键3。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表面覆盖弹力外层,柔软舒适,固定后患儿可作适当的活动,如看书、进食等,避免了针头脱出而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4

3 小 结

自制静脉留置针固定膜① 稳固性强,避免因操作技术之外原因而导致的穿刺失败,和谐护患关系; ② 节约护士人力,减少反复静脉穿刺; ③ 使用简单方便,范围广泛,亦可在很大程度解决输液过程中因外力牵拉而造成的脱针现象。良好的固定确保了输液的顺利完成,减少了重新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与家长的负担,避免重复穿刺造成的家长不满,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于喻英. 介绍一种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

2002,17(2):87.

[2] 占彩华,罗丽铭.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改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2):798 -799.

[3] 李静言,付光新,陈 群,郭世莉.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 19 (12):81-82

[4]任爱玲,郝 云,李杏敏,等. 简易静脉输液固定垫的制作与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99.





作者介绍:

通讯作者::赵发韵,女,1987.09,贵州,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第一作者:钟欢伶,女,1970.6,贵州,专科,主管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第二作者:王颖灵,女,1988.9,贵州,专科,护师,护士,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

第三作者:刘慧萍,女,1965.01,贵州,本科、学士,主任护师,副院长、护理部主任,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