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运用

王小芳 侯春风 宋亚彬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重点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资料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病理类型来看,IV型患者最为常见,其次为V+IV型;IV型、V+III型以及V+I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II型、III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炎综合征发生率;I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从临床表现来看,皮疹及血液系统反应最为常见;IV型患者容易出现皮疹、浮肿以及血液系统反应。结论:评估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时,应注意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在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的同时,还能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产生重要意义。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患者表现;病理资料;实验室指标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的发生通常会累及患者的全身多脏器、系统,且常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如治疗不及时,不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肾功能,甚至还会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基于此,本文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纳入研究课题,经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旨在探究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肾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经检查,所选40例患者均已接受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且通过肾脏病理明确诊断为狼疮性肾炎。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为第一次开展肾穿刺活检术;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移植肾患者;②重复肾活检患者;③临床资料缺失者;④同时参与其他实验课题者。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均为汉族,其中,女性患者34例,占比85.00%;男性患者6例,占比15.00%;发病年龄介于10~7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0.15±6.47)岁;狼疮性肾炎病程介于0.3~318个月,平均病程为(2.24±0.38)个月。

    1. 方法

40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统计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肾活检与病理检查结果等。

  1. 临床诊疗资料: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年龄、首发症状、狼疮性肾炎病程、肾活检时年龄。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收集患者血压、是否发热、是否脱发、是否有面部红斑、是否有紫癜、是否有粘膜溃疡、是否有关节炎、是否有浆膜腔积液、血液系统是否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异常等相关信息。

  2. 实验室检查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肌酐、C3补体、C4补体、自身抗体等指标结果。

  3. 肾活检与病理检查:在B超引导下,所选40例患者均应开展经皮行肾穿刺活检术,获得肾活检组织后,应及时开展免疫荧光、光镜以及免疫组化等检查,如有必要,部分患者还应接受电镜检查。

    1.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利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6114939a10bef_html_44cfdd0c09aa5636.gif )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如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分型

不同病理特征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分型详情如表1。

表1 记录不同病理特征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

病理分型

II型

III型

IV型

V型

III+V型

IV+V型

总数

肾炎综合征

2

4

3

0

2

0

11

肾病综合征

0

1

12

1

3

5

22

肾功能异常

0

0

5

0

0

2

7

2.2 患者的临床表现

不同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详情如表2。

表2记录不同病理类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病理分型

II型

III型

IV型

V型

III+V型

IV+V型

总数

皮疹

2

3

15

1

3

6

30

发热

0

2

11

0

3

4

20

光敏感

0

3

9

1

2

0

15

关节炎

1

3

7

0

3

4

18

浮肿

0

0

13

1

3

4

21

口腔溃疡

0

2

5

0

0

0

7

血液系统

2

4

17

1

4

5

33

神经系统

0

0

2

0

0

2

4

3 讨论

如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初期自觉血尿、浑身乏力、蛋白尿、红色皮疹等临床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临床检查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3]。肾活检病理诊断虽然是临床判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金指标,但经李娜梅、李现成有等学者[4]研究指出,肾活检病理诊断是一种有创检查,再加上患者本身与医疗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临床中开展反复检查。因此,积极探索疾病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能够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及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判断。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IV型患者最为常见,其次为V+IV型。从临床表现来看,皮疹及血液系统反应最为常见;IV型患者容易出现皮疹、浮肿以及血液系统反应。此外,IV型、V+III型以及V+I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病综合征发生率;II型、III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炎综合征发生率;IV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具有较高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

综上所述,评估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时,应注意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在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的同时,还能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奇俊,张东梅,翟志芳,等. 狼疮性肾炎不同病理分型的疾病活动性及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0,42(23):2336-2340.

[2] 李松,黄恩有,何建静,等.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CXCL9、CXCL10、CXCL11的表达研究[J]. 河北医药,2019,41(2):260-262.

[3] 吴新建,张倩倩,程晓霞.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1):36-38.

[4] 李娜梅,李现成,边静,等. 陕西地区36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4):3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