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频发季节雷电防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雷电频发季节雷电防御探析

魏庆祥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气象局 山东省 东营市 2575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雷电事故表现:直接雷击、间接雷击;探索了雷电防御措施:预测雷电事故位置、健全雷电体系、远程雷电规划与部署、有序落实雷电防御知识宣传工作、加强雷电监管队伍建设、拓展雷电防御规模,以期从全方位视角增强雷电防御效果,减少雷电影响。

关键词:雷电事故;雷电队伍;气象部门

引言:雷电常见于夏季,表现出较大的破坏力,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气象部门采取行政执法检查形式,明确雷电监管职责任务,以增强雷电防御能力,现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在实际雷电防御工作中,仍然有进步空间。因此,对于雷电事故加以分析,尝试从技术、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落实雷电防御工作,确保防御效果。

一、雷电事故表现

(一)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表示雷电对于人或者物体形成的直接击中现象。在雷电发生区域,借助导电物质放电,继而形成电击。直接雷击事故表现出较大的危害性,将会对高空、山体建筑形成较大威胁。如果雷击直接作用在人身上,会引起被雷击者死亡的现象。直接雷击事故发生可能性较高,倘若直接雷击发生在人类聚集区,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间接雷击

间接雷击表示雷电事故发生时,并未直接作用于人或者物体上,而是借助作用区的电磁场效应,由通电导体形成雷击输出,对建筑项目形成电击作用。间接雷击事故,同样对于人民生活与生产带来诸多影响。间接雷击事故形成时,是借助导体进行雷击放电。

二、雷电防御的具体路径

(一)预测雷电事故位置

雷电防御技术是在科学措施的辅助下,预测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发展位置,以降低雷击事故带来的影响。现阶段,雷击事故形成的危害逐渐增加,在各行业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在政府支持与引导作用下,防雷减灾工作逐渐增加了人力与物力。因此,在开展各项雷电防御工作时,有必要加强雷电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准确预测雷电事故发生位置,进行针对性雷电防护工作,减少雷击事故影响[1]

(二)健全雷电体系

1.配置全面的雷电防护设施

在雷电灾害防御各项规划与部署期间,需加强人员、设施配置。在配置前期,结合雷电防护工作的具体需求,组建防雷电工作网络,确保雷电工作有序进行。

2.建立雷电灾害防御规章

在雷电设施建设完成时,结合防雷电工作需求,进行人员配置,制定有效的防雷电工作规章体系,以提升雷电防御工作效果,减少雷击事故发生。

(三)远程雷电规划与部署

气象部门能够有效接收区域内的气象信息,对于气象变化给出预测分析。气象部门在收集各类信息后,比如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对气象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气象信息传输期间,需保障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减少电涌保护装置的使用次数,以加强电涌保护装置保护,降低设施干扰问题,同时采取信号箱接地处理。针对输出线,需借助金属线槽,保障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对于通信传输线路,需给予有效的雷电保护,室内添加铜芯线,线路末端使用保护装置,回避间接电击问题。

(四)有序落实雷电防御知识宣传工作

雷击表现出较大的危害作用,想要回避雷电灾害问题,需加强防雷电意识建设工作,以提升雷电防御工作能效。气象部门可使用有效方法,综合开展雷电防御工作,合理转变雷电防御管理思想,在气象部门内部开展阶段性雷电防御知识宣传工作,切实增强人员防雷电意识。对于社会群体,给出基础性雷电防御技巧,可借助气象网络等媒体进行内容传播。与此同时,在监测到雷电灾害事故时,需及时进行事故公布,形成灾害信息共享体系,便于各部门、社会人员做好雷电防御工作。

比如,在雷雨天气情况下,人们在使用雨具时,需回避铁头雨伞使用问题,同时避免在地势高处进行通信交流,必要时需切断相关电源连接。各类雷电防御知识,气象部门可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有效宣传,确保人们具备基础的雷电防御技能,合理控制雷击事故带来的社会影响。

  1. 室外雷电防御方法:如果人们在户外环境中,突遭雷雨天气,需在短时间内迅速移动至地势较低处:远离山顶、河流等空旷区:避免较多人群聚集;减少身上携带的金属物体;对于电杆、大树等避雷设施,需保持较远距离;汽车、火车相关运输设备,具有良好的雷电屏蔽效果,在车内时紧闭门窗。

  2. 室内雷电防御方法:在发生强降雨携带雷击事件时,人们需尽快回至室内进行防护,紧闭门窗;减少用电设备运行,比如电视机、电厨宝等;远离各类电气设施,比如煤气管道。在装有避雷设备的建筑项目中,整体雷电效果较好。

  3. 雷击事故的有效处理。在发生意外雷击事故时,同行人需立即将遭受雷击人员送往医院救治。如果受到雷击的人员生命体征较弱,需对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必要时进行现场抢救,防止贻误最佳抢救时机。与此同时,对受到雷击的人员,采取保温防护。倘若人员在遭受雷击事件后,发生精神问题,需对其进行头部降温处理,比如冷敷,对于雷击引起的灼伤位置,急救操作时,可对受伤位置进行干燥包扎,防止伤情扩大。

(五)加强雷电防御队伍建设

气象雷电防御工作,需加强雷电防御队伍建设,以保障防雷电各项工作的运行能效。工作人员是防雷电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其防雷电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对于雷电防御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气象部门有必要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建设,采取阶段性技能培训形式,使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防雷电技术能力。与此同时,鼓励技术人员在线完成各项防雷电技能学习,逐步增强雷电防御队伍的工作能力。

此外,在使用雷电防护设备时,从设备功能设计、设备组件安装、设备性能维护等方面,均需专业技术队伍给予支持。为保障防雷电工作的进展效果,气象 部门需加强防雷电人员岗位能力建设,使防雷电人员积极参与技术交流,高效完成最新雷电知识学习,确保气象部门人员工作能力符合防雷电工作要求,促使各项防雷电工作有序完成[2]

(六)拓展气象防雷电工作规模

在雷电防御工作中,需加强雷电防御规模扩展,提升防雷电业务的多样性,延展防雷电辐射区。因此,气象部门对于内部人员结构,需给出适当调整措施,逐步增强防雷电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各岗位工作权责清晰性,切实增强防雷电人员专业性。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可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监督方法,以保障防雷电工作进展效果。如果存在雷电防护设备配置不充足、设备先进性不强等问题,对于气象监测、气象分析各项工作形成阻碍,此时需加强设备引进与规范性操作指导,确保防雷电工作通力协作,逐步增强气象部门的管理能力,保证雷电防御工作的落实效果。

比如,高新防雷电工艺,是借助雷电流串联方式,对雷电进行防护与回避。串联方法中,对能量形成的消耗,与系统阻抗处于正相关。为此,在雷电作用形成雷电流时,需进行高阻抗部件的添加,此时部件功率值不小,将会形成电势控制效果,甚至对于电势消除具有积极作用,以此保障反击电压处于防雷电标准范围内,即不大于280伏特。

结论:综上所述,在政府帮助下,气象防雷电工作逐步完善。然而,大自然气象条件表现出变化的不规律性,对于气象灾害的各类防护工作,需有效落实,以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雨季雷电事故发生次数较多,需加强雷电防御工作规划与部署,以提升雷电防御工作有效性,促进气象部门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显强,罗定军. 雷电频发季节做好气象雷电工作的路径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20,12(33):117.

[2] 曾嘉宇,何忠栩. 雷电频发季节如何优化气象雷电[J]. 农业与技术,2018,38(1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