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铁矿采场回采参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李楼铁矿采场回采参数研究

刘仁

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 安徽六安市 237400


摘要:李楼铁矿采用高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矿房、矿柱,阶段高度100m,且地表为民房和农田,对采场稳定性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力学模型研究,寻求不同采场长度下,采场顶板和围岩的应力大小,最终确定最佳的采场回采参数。

关键词: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采场长度

1采矿方法概述

李楼矿体为沉积变质矿床,矿床矿带长3.4 km,宽0.25 km~0.04 km。主矿体平均真厚度48.2 m,属于厚大矿体;矿体走向近南北,上部倾向西,倾角65°~75°,中部(-500 m上下)近乎直立,深部(-500 m以下)向东倒转,倾角72°~88°,属于急倾斜矿体。,矿体顶板岩性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英二云片岩,局部为辉绿岩、黑云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二云石英片岩石;矿体底板岩性主要为绿泥石片岩和白云石大理岩,局部为绿泥石英片岩和硅化岩。李楼铁矿运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利用上向扇形孔爆破,矿块分为矿柱、矿房,先回采矿房,再回采矿柱,菜场阶段高度为100米,分段高度为25米,前期通过论证,采场宽度为20米。

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力学模型

通常,力学模型的规模按照开挖空间直径或最大跨度3-5倍的影响范围截取就可以。为规避模型构造产生的误差,本次有限元力学模型的规模,按开挖空间,最大跨度4-5倍的影响范围确定。垂直矿体垂直矿体,力学模型长度520米,沿矿体走向方向,模型宽度480米,垂直方向,模型高度500米,模型长宽高总尺寸520×480×500m3

为确保模型计算精度,利用20节点的高精度等参单元离散模型网络。没有开挖之前,整个模型单元共11616个,节点总数51221个。模型初始单元网格见图1。

6115dbc918307_html_7eef3d3488c26e63.png


图 1 有限元计算模型初始单元网格

通过岩土工程中经常运用的德拉克-普拉格(Drucker-prager)塑性屈服准则,进行多步骤开挖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充填体的受力情况,有专门的章节看来叙述,只需一个开挖步骤,就能够满足研究目标需求。本力学模型中各计算方案均按一下两个步骤进行计算:

矿房宽为20米,矿房、矿柱长40-100米,高度50-125米。因采取空场回采嗣后充填法,需研究空场条件下的采场结构参数。

第一步,计算初始应力场;

第二步,回采两个矿房,留下中间的矿柱。

3 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对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输出的数据中,选取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作为方案比较的依据。岩体属于脆性材料,其拉伸强度较低,绝大部分岩体工程的破坏都是由于拉应力所引起的,故最大拉应力值将作为主要的判别依据;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作为辅助比较指标。

3.1采场长度优化计算结果与分析

空场状态下,应力极值一般位于采场周边。采场顶板、两帮及上下盘是容易产生拉应力的部位,最大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通常位于两个或三个面的交叉处。

本文选取4个数值模拟计算方案(方案一~方案四)进行讨论,采场长度尺寸分别为40m、60m、80m和100m,采场周围各个方案的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和最大剪应力(绝对值)情况见表1。

表 1 采场长度优化的有关计算结果

位置

参 量(MPa)

(方案一)

采场长度40m

(方案二)

采场长度60m

(方案三)

采场长度80m

(方案四)

采场长度100m

最大拉应力

0.746

0.791

0.841

1.026

最大压应力

21.921

23.649

24.864

25.724

最大剪应力

7.268

7.875

8.269

8.572

最大拉应力

0.746

0.791

0.841

1.026

最大压应力

26.514

28.646

29.998

30.992

最大剪应力

8.174

8.858

9.302

10.712

最大拉应力

0.708

0.759

0.836

0.950

最大压应力

23.452

23.649

23.756

23.967

最大剪应力

7.319

7.548

7.792

7.866



据表1可知,采场周围的最大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均随着采场长度尺寸的增大呈增加趋势。从数值大小来看,采场周围的压应力和剪应力值都不算大,一般不会造成采场破坏;拉应力值倒是比较大,拉应力的存在将是导致采矿工程破坏的主要原因。

最大拉应力存于采场顶板及两帮矿柱中。采场顶板和两帮中的最大拉应力随着采场长度尺寸的增加,均比上下盘围岩中的最大拉应力增长快。李楼铁矿矿石试块的抗拉强度平均为15.005~16.797MPa,经过工程处理后,得到铁矿体的抗拉强度为0.765~0.889MPa。当岩体中的拉应力超过其极限抗拉强度时,将会发生岩体破坏。当采场长度小于80米,采场周围的最大拉应力值呈缓慢增长,数值小于0.841MPa,对照铁矿体的抗拉强度(0.765~0.889MPa)这一数值(0.841MPa)基本上可以接受;当采场长度大于80m达到100m长时,采场周围的最大拉应力值迅速增长,最大数值达1.026MPa,已经超出了铁矿体的抗拉强度,将会导致采场冒顶和片帮。可见,采场长度以不超过80m为宜。

此外,上下盘围岩中的拉应力值也比较大。当采场长度为40m时,上下盘围岩中的最大拉应力值为0.746MPa;采场长60m时,增为0.746MPa;长80m时,增至0.836MPa;采场长100m时,上下盘围岩中的最大拉应力值达0.950MPa。

李楼铁矿矿体的上盘围岩绿泥石片岩和白云石片岩,其岩石试块的抗拉强度平均为3.403~5.554MPa,经过工程处理后,得到岩体抗拉强度为0.295~0.529MPa;下盘大理岩试块的抗拉强度平均为7.621MPa,处理后的岩体抗拉强度为0.747MPa。可见,相对于上下盘围岩的抗拉强度而言,存在于上下盘围岩中的拉应力值均偏大,都超出了其抗拉强度,将会导致上下盘围岩片帮或冒落,造成采矿贫化率增大。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采场长度最好不要超过80m,否则采场稳定性急剧恶化,采场顶板、两帮及上下盘围岩中的拉应力值迅速增大。

4 结束语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李楼铁矿采场长度为30~80m,在回采过程中,采场顶板和侧帮围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未出现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地质事故,矿体贫化率也在控制范围内,矿体开采的经济性得到很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