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死亡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死亡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李艾妮 1蒋燕 2 刘玮 3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014


【摘要】为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对死亡教育需求状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川长江职业学院5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死亡认知及死亡教育内容和形式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60%的学生讨论过死亡等相关问题;85%的护理专业学生表示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是很必要的。高职护生希望能以案例讨论、视频播放、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死亡教育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人生包括优生、优活、优死三大阶段,以便使人们能客观地面对死亡,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死亡教育处于世界落后水平,经济学专家智库对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行死亡质量评估时,中国排名为7 1位,处于世界落后水平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临床储备军.学校应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医结合。本研究就护理专业学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开展相关的课程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于 2021年3月抽取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已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50名学生完成调查问卷,本人自愿参与调查。

(二)方法。

1. 调查内容

(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是否班干部、籍贯、是否单亲、父母学历、父母目前健康状况、有无家人患重病、是否参加过葬礼、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有无宗教信仰、对死亡态度的认知等。

(2)死亡教育需求情况:包括学校是否开设相关课程、死亡教育课程能否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死亡教育可否提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死亡教育的形式、死亡教育包含的内容等情况。

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设计问卷,生成链接二维码,将被调查者集中在学校教室,向被调查学生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被调査者进人邀请进微信群聊,识别问卷星二维码,定时20分钟时间以内匿名填写网络问卷。

二、 调查结果

(一)护理专业学生对死亡的认知情况。

有60% 的学生与朋友家人讨论过有关死亡的问题;对于有关自杀的问题,2人觉得非常理解;20人觉得理解;6人觉得无所谓;22人觉得不理解。对于如何看待死亡,31人觉得人死了就一切都没有了;5人觉得人虽然死亡了,但仍可能有灵魂存在;4人觉得人死亡了,可能会进入天堂;10人觉得人死亡后,不同的人有不同去处等。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死亡教育需求的情况

60%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未开设过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88.5 %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95%的学生表示如果学校开设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自己会积极参加等。

(三)学生对课程开设形式的看法

表1 学生对课程开设形式的看法

开课形式

人数

百分比

讲座

情景模拟

社会团体活动

病人讲座

病例小组讨论

大众传媒

5

7

5

4

2

2

20%

28%

20%

16%

8%

8%

在开设讲座、情景模拟、社会团体活动、病人讲座、病例讨论、大众传媒等几种开课形式中,学生比较倾向于情景模拟、讲座、社会团体活动等开课形式。

三、讨论

(一)学生对死亡的认知相对比较现实

在本调查研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人死亡以后一切归于零,符合唯物主义思想,仍然有少部分学生相信神灵的存在,具有唯心主义思想 。对于“自杀”的看法,学生身处校园,大部分学生理解他人的“自杀”行为,说明高职护理学生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2]

(二)高职护生对死亡教育具有较浓烈的兴趣

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护理专业需要开设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以便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能更好从事护理工作,从容的面对生死。在调査过程中,一部分学生表示 ,“在8个月临床实习的过程中,看到即将离世的患者,内心会有恐惧感,看到家属的哭泣,也不懂如何安慰。我比较希望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老师们能教会我如何坦然面对生死,如何有效的安慰死者家属,”。在访谈中,我们感受到经历过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内心渴求得到有效的死亡教育。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的方式方法

对于学生比较喜欢和接受的死亡教育方式,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有案例讨论法、知识讲座、临终关怀机构见习、影片展播等方法[3]。高职学生比较重视能力的学习,建议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中,让知识能够运用起来。

3.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

学生表示,在进行死亡教育的同时希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爱与关怀等内容。在后续的学生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更加丰富的情感,对患者有同情心和爱心,并且希望在工作中,能够竭尽所能给予患者和家属爱与关怀,但却不知如何才能做好,这可能与学校人文方面的教育相对欠缺有关。

4.死亡教育开展的优势

四、小结

死亡教育具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由死面追问生反思生,唤起人们去直面死神,对人生的价值及意义作深刻的体验;促使人们充分认识“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境地,因而去珍惜生命。死亡教育可促进人类文明,提高人口素质。文明死是死亡文明中的中心环节部分,尚存在着盲目和愚味,只有进行普遍的健康的生死观和死亡文明教育,才能促进社会崇尚科学文明死亡的文明风尚。可缓解病人恐惧、焦虑的心理。通过死亡教育,使病人可以真实表达内心感受,得到家属的支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意义,保持平衡的状态及健全的人格。帮助病人安然接受死亡现实。能直言不讳地谈论有关死亡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后事做妥善安排。自始至终保持病人的尊严,从而提高生命阶段的质量。预防不合理性自杀临终病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在他们以死亡解除痛苦的要求得不到医生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部分病人采用服毒、自溢、坠楼、割脉等手段结束生命,令人惨不忍睹。死亡教育使人树立科学文明死亡观念,可以预防不合理性自杀。死亡教育可以安慰死者亲属﹑有的临终者自己本身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事实,而死者亲属却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死亡教育可提高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素质﹐临终关怀工作者接受死亡教育,提高自身对死亡科学认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临终者及家属身心整体照护的能力。

本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为高职院校进行死亡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调查范围较小。下一步将扩大调査范围,并进行专家咨询,以便设计高职护生死亡教育的课程框架。



参考文献

[1] 唐鲁 .《死亡教育》护士继续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与实验研究[D ].第二军医大学,2013.

[2] 姚洁 .雷 颖 .高职护生共情能力调查与分析[J ].护理研究,2015,29(15): 1903-1905.

[3] 王岩.高职生学习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 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11) :67-72.

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MBXH20Z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