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管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棉花管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吾甫尔 ·买合木提

新疆 库车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842000

摘 要:在我国纺织行业不断发展条件下,棉花栽培种植也受到纺织行业的重视。这就需要在合理技术和管理措施支持下提高棉花种植产品,并为纺织行业提供高品质的棉花。本文就棉花栽培种植进行研究,首先介绍棉花种植管理,了解棉花植株在各个生长期的管理要求和具体实施措施。彰显棉花种植管理优势和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推进棉花栽培种植顺利开展,更好保障棉花植株生长的健康效果。
关键词:棉花;管理;栽培种植
引言

对棉花进行栽培种植时需要应用的技术比较多,这就应在强化各项技术在棉花栽培种植中的应用力度,以此维持棉花植株生长的健康性和阶段产量。而且棉花植株在不同生长期需要进行的管理项目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应在考虑各项差异表现的条件下确定完善的种植管理模式,严防棉花植株在各个生长期因为综合管理不合理而出现问题。发挥各项管理措施的作用,借此提高棉花植株生长管理水平。
1棉花种植管理

1.1苗期管理

棉花苗期是指种子出苗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棉花苗期进行管理时,必须保证补苗、追肥和杀虫除草等工作实际开展效果,从而保证棉花苗期管理以及各项基础工作现实开展水平。在苗期对棉花幼苗进行管理时,还应对棉花种子出苗情况以及出苗周期进行有效分析,并按照各项分析结果对现存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调整。通常棉花苗期需施叶面肥,一般施尿素30~50kg/667m2、磷酸二氢钾50kg,溶液浓度为尿素1%~2%、磷酸二氢钾0.2%。一般情况下应连续喷施2次以上,间隔7~10植株。而在棉花苗期进行排水工作时,需要保证排水沟和棉花种植沟之间的衔接性,这对于保障棉花种植区域排水工作实施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1.2花蕾期管理

花蕾期,气温较高,雨水较为充沛。因此,在此期间,需要对棉花进行中耕培土,增温放墒确保苗木根部发育稳定。其次,做到合理施肥。在花蕾期,主要以施磷肥、钾肥为主,以此来确保花蕾质量。此外,做好棉田排水工作,避免雨水聚集,造成棉苗倒伏,破坏花蕾。对棉花长势较为旺盛的棉田,可以混合施用磷酸二氢钾300~500倍液15~30kg;对棉花长势较弱的棉田应以促为主,采取在弱苗、病苗10~15cm处偏施氮肥的方法,同时兼顾含尿素溶液叶面肥的施用,以促进棉花多现蕾、现大蕾。而对于棉花花蕾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说,就应从棉花花蕾期实际表现入手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严防棉花花蕾期各项管理受到限制,并强化各项管理技术在棉花花蕾期中的作用。

1.3花铃期管理

在棉花花铃期开展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做好除草、追肥、除虫和摘心等工作,还应在保证花期范围内棉花生长健康性的同时,抑制棉花植株持续增长,从而保证棉花植株养分和综合管理效果。在这一阶段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和相关目标落到实处,这对于强化棉花花铃期实际管理水平和综合管控效果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还应保证各项基础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严防各项基础工作在实际开展时受到限制。将各项基础工作在棉花花铃期生长和实际管理中的作用。

1.4吐絮期管理

在棉花吐絮期进行各项管理工作时,需要管理人员掌握棉花植株的生长趋势,并按照具体了解和相关信息对棉花吐絮期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棉花吐絮期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效果有所提升。所以,在该时期当棉花出现以上情况后,需要增加喷施的溶液数量,一般用1%~2%尿素溶液30~50kg进行喷施,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植株;如果棉花没有以上这些症状,且长势良好、结铃较多,也需要提前施肥以防止早衰。例如,山东省某县农民在棉花吐絮期长势良好的情况下,对其喷洒了2%~3%浓度的酸磷钙,有效避免了其早衰现象的出现,增加了棉花根部对肥水的吸收能力。

1.5采摘期管理

采摘期作为棉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保证棉花采摘期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提升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棉花吐絮期纤维完全发育的7植株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摘工作,从而保障棉花的品质和年均产量,这对于保障棉花采摘期各项工作开展效果和实际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由于棉花采摘期跨度比较长,在进行棉花采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阴雨天气,这就需要做好棉花抢收工作,避免棉花采摘过程中因为暴雨干扰而出现产量下降等问题。同时还应保证采摘、晾晒、存储和销售等基础工作的连贯性,同时规划完善的渠道,使得棉花采摘期管理工作实施效果有所提升。

2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2.1选种技术

在进行棉花栽培种植之前,需要结合种植区域土壤环境和气温情况选择适宜生长的棉花种子,尽量选择抗病性和抗虫性强的棉花种子,避免棉花种子在出苗和植株生长过程中因为病害问题干扰而出现问题。一般来说,在西北地区进行棉花栽培种植时会选用新陆早33号或者新陆早38号,并保证棉花种子的净度达到99%以上、发芽率在85%以上。完成棉花种子选取之后,还需要对棉花种子进行再加工处理,通过有效处理可以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实际种植水平,借此控制棉花种子在抽芽和后期植株生长过程中受到限制。

2.2播种技术

进行棉花种子播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棉花种子确定标准合理的播种时间,可以应用合理设备精准测量棉花种子种植穴之间间距,之后利用合理设备进行一穴一粒播种,逐步提升棉花播种和实际种植标准,借此提高棉花种子的成活率和出芽率,在满足棉花播种和实际栽培种植要求的条件下,保障棉花栽培的高产性和产物品质效果。为避免棉花种子遭到外界的破坏,还需要在完成棉花播种之后在田间覆盖一层薄膜,并在保证土壤湿润程度的条件下,提高棉花种子存活率。彰显这一播种技术在棉花高产栽培中的作用,确保棉花栽培种植和植株生长均达到合理状态。

2.3水肥施加技术

为保证棉花植株生长的健康性和稳定性,必须强化棉花种植区域中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供给效果,避免棉花栽培种植因为灌溉不合理和化肥施加情况不达标而出现问题。在进行水肥施加时,必须保证棉花各个生长期水资源和化肥施加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棉花植株在各个生长期因为水资源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而出现生长迟缓和品质下降等问题。从而满足棉花高产栽培要求,推进棉花栽培种植稳步开展,使得棉花植株生长的健康效果和年均产量有所提高。

2.4除草除虫技术

棉花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受到杂草和病虫害的干扰,这就影响棉花栽培种植效果和综合品质,棉花栽培种植也难以满足当地纺织行业实际发展要求。这就应强化除草除虫技术在棉花栽培中的应用力度,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对棉花植株健康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除草是在播前1~3天每亩用100—120克氟乐灵(晚上用)或60~80克禾耐斯(白天用)兑水35~40千克均匀喷施,喷后及时耙地。除虫是在齐苗后立即用乐果、氧化乐果、久效磷、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喷药防治。
结语

为保证棉花种植效果和植株生长健康性,不仅需要强化棉花植株各个生长期管理力度,还应强化高产栽培技术在棉花种植和综合管理中的作用,控制棉花栽培种植受到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并在保障棉花作物品质的同时提升产量。同时还需要强化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各项技术在棉花栽培种植中的作用,并在推进棉花植株生长期各项管理顺利开展的同时,满足棉花种植行业和纺织行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吉东. 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的初步探索[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08)

[2]王江霞. 依托内黄县气候资源 探索棉花高产栽培途径[J]. 河南农业. 2020(28)

[3]邹先平. 叶面肥在棉花高产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