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针灸时效规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9
/ 2

周围性面瘫 针灸时效规律研究

曹宁 郭文宣 裴鑫越 李伟华 刘晨晨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 周围性面瘫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机制较为复杂。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且影响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间因素有很多。本文拟从针刺的介入时间、间隔时间和留针时间这三个方面,强调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面瘫; 针灸; 时间; 效应

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以嘴角歪斜、鼻中沟和人中沟变浅、眼睛难以闭合、额纹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患者患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遗留口角歪斜,影响美观,给患者带來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该病是针灸科常见治疗疾病,也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有较大的影响,但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应,目前尚未具体分析。故本文以时间因素为切入点,分析总结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应影响。

1、针刺介入时间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针刺介入时间的选择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密切相关,早期有学者认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可促进面神经的炎症水肿与变性,此时介入针灸治疗不仅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故主张急性期禁止针刺,静止期或恢复期介入针刺治疗。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病 5~7d达到病情的高峰期,是疾病的自然发展规律,此期治疗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病情继续发展,而非缓解症状,因而主张在发病初期就介入针灸治疗。

现在多数学者认为针灸治疗最佳时机在急性期,如冯蕾[1]认为针灸介入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治疗,不会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发病4~7天即面瘫临床症状最重的时机进行针灸治疗见效更快,预后更佳。李宁[2]认为,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介入时间应是发病的急性期,在这一期间通过针刺对内压升高的面神经进行消炎、减少病理物质堆积,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防止后遗症的发生。郑洁容[3]认为,病变早中期(4 d内)疾病仍在发展,用艾条温和灸翳风穴,祛风散寒、温通经络,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局部疼痛。谭来勋[4]认为,早期使用针灸结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治疗Bell麻痹,有利于瘫痪面肌的功能恢复。祝锁斌[5]认为,周围性面瘫患者前期给予针灸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更能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宋洛川[6]认为,早期针灸对于面部神经的炎症水肿症状有着更加突出的干预作用,对于病灶周边的微循环改善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尽早消除伴随症状,促进患者的早日痊愈。

针刺介入时间的选择,关系到疾病的疗程和预后,是针灸治疗面瘫的关键。从中医角度看,面瘫急性期的中后段是邪正相争的关键时期,此时针灸可鼓舞正气,驱邪外出。临床观察结果也表明,急性期的治疗只要方法正确,不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预后,相反能缩短病程、减轻后遗症,所以针灸的介入越早疗程越短、治愈率越高。

2、针刺间隔时间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针刺间隔时间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大部分医生都选择每日针刺一次的治疗间隔,并未认真考虑过针刺的时效关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长时间、不间断地针刺刺激或持续多日的针刺治疗会使患者有疲劳感,以致得气感及针灸效果下降或消失。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任何一种疾病,只有在达到最佳刺激量后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针刺的间隔时间越短,刺激量就会越大,但针刺效应的积累又是有一定限度的,过量的针刺频率,也会使有效剌激变为无效刺激,甚至是反效刺激。所以,针刺间隔时间影响着刺激量从而影响疗效。王铁英[7]实验表明一周针刺6次与每周针刺3次,两组在疗效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隔日针刺的针刺方案总体上优于每日针刺的针刺方案。杨国辉[8]研究显示,每天针剌和隔天针刺这两种间隔时间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程立红[9]认为对于针刺治疗面瘫来说,并非刺激量越大,效果就会越好,它有一定范围范围,每周针刺12次、6次的效果并不比每周治疗3次的更好。对于针刺治疗面瘫尤其是中、重度面瘫来说,每周3次的治疗频率是适宜的。

综上所述结合临床情况,在疾病急性期或者静止期就诊者,多为连续治疗,每周5~6次,以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炎症水肿。待病情明显好转后,可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3次治疗。而恢复期甚至后遗症期就诊的患者,不提倡连续治疗,多为每周3次治疗。确定最佳的的针刺治疗间隔时间不但提高了治疗效率,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节省了治疗时间。

3、留针时间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留针是针刺的一个重要环节,意在候气、补泻和提高疗效。然而关于面瘫的留针时间临床观察及研究很少。现代针灸研究多以30min为参照进行对比,赵义造

[10]观察针刺得气后留针12 min、19 min以及30 min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9 min和 30 min临床疗效及痊愈时间优于12 min,而19 min组和30 min留针时间疗效及痊愈时间相近。韩明娟等[11]认为,周围系统神经疾病中以周围性面瘫为例,留针20min的疗效较好。俞剑虹[12]研究结果显示留针10min比留针40min的痊愈率高、疗程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上述研究结果比较具体地评估了最佳留针时间为20min左右,但临床实际操作中,评估是否需要留针以及留针时间长短,还需考虑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确,并且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间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也得到了初步证实。因此,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应根据介入时间、间隔时间、留针时间,制定最佳的干预时间的治疗方案。但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仍存在一些问题:(1)经各种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上述时间因素与针灸疗效之间确有关系,但其中因时间因素产生疗效差异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2)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试验的循证医学证据。(3)单个时间因素与针灸疗效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多个时间因素同时参与的研究较少,没有太多的数据支持和疗效评价。因此在以后的针灸临床工作中,应当进一步重视时间因素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性研究,明确时间因素的重要性,优化针灸时间,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参考文献:

1] 冯蕾.不同针灸介入时间对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C].全国针灸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研讨会暨甘肃省针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

2] 李宁.Bell’s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2):66-68

3] 郑洁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时间探讨[J].现代康复,1999,3(5):587-588

4] 谭来勋.针灸治疗Bell氏麻痹的时机的随机对照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0,17(4):202-208

5] 祝锁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不同时间介入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92-194

6] 宋洛川.对比不同时间段采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躯体功能与社会生活功能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6):167-168

7] 王铁英.不同针刺间隔时间对周围性面瘫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C].山东针灸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2015

8] 杨国辉.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29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2):60-61

9] 程立红.针灸间隔时间与面神经麻痹疗效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4):24-26

10] 赵义造.针刺不同留针时间对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580-581

11] 韩明娟.不同留针时间对针刺疗效影响的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7,58(4):334-339

12] 俞剑虹.针刺留针时间与疗效关系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4,(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