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疾病如何判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1

慢阻肺疾病如何判断

张庆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医院 6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疾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慢阻肺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急性发作,有可能会导致肺功能降低,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出现气短症状。大多数人缺少对慢阻肺疾病知识的了解,在生活中容易忽略疾病,从而导致病情加重。那么慢阻肺疾病如何判断?让我一起了解一下。

一、慢阻肺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气喘等症状,会逐渐降低患者的呼吸功能。慢阻肺疾病,可能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在患病初期,大多数器官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即使器官功能下降30%左右,也许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当器官功能下降到40%左右,器官功能损失会成倍增加,从而使患者的问题暴露。当出现胸闷、上不来气、胸口有压物感等症状的患者大多数属于中晚期,而导致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以吸烟的危险性最为严重。因此,对于慢阻肺疾病,应进行早期诊断、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慢阻肺疾病,通过早期肺功能检查进行诊断,由于本病的发病多集中在大于40岁的人群,因此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吸烟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二、慢阻肺疾病的判断方法

首先,看患者是否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症状:

咳嗽是呼吸道和肺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大多数人缺少对疾病的了解,认为咳嗽是小毛病,对于症状出现并不在意,实际上短期咳嗽症状问题不大,但如果咳嗽症状转变为长期,可能是发生慢性病。慢阻肺疾病是以咳嗽和咳痰为初始症状,因此需要查看是否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症状,以此初步判断是否属于慢阻肺。

其次,是否出现胸闷、行动性喘息、背部肌肉疼痛等症状:

上述症状属于慢阻肺典型症状,当患者出现类似症状之后,日常行走会表现为气喘吁吁,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疾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随着慢阻肺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其他症状明显的严重疾病:

比如肺心病、肺气肿、气胸等都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注重自身的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慢性肺炎等,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会诱发慢阻肺。因此,当发现症状改变时,应及时就医。

慢阻肺若不及时诊断,会有哪些危害?

慢阻肺疾病对患者肺部的伤害不可逆转,有些患者在最初患有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的肺部疾病,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渐形成慢阻肺。慢阻肺疾病较为严重,对患者各个机能都会造成损伤。当患者患有慢阻肺疾病之后,在积极接受治疗的情况下,效果不明显,疾病会进一步恶化,出现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大多数患者在持续性炎症的影响下,会导致呼吸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全身软弱乏力的症状,因此及早诊断慢阻肺,及时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慢阻肺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

由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与慢阻肺症状相似,在对患者判断时,容易出现混淆,这两种疾病虽然症状相似,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症,如何鉴别?

首先,从症状来看。慢阻肺最先出现的症状是咳嗽,且咳嗽不容易根治,急性期慢阻肺患者会出现脓性痰,症状加重时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慢阻肺的病死率较高,在疾病的影响下,不仅会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会对心脏以及其他器官造成损伤。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前都会出现先兆症状,比如打喷嚏、流涕、咳嗽等,病情加重之后,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紫绀,通过服用平喘药物能够得到缓解。

其次,明确患者病史。支气管哮喘患者通常伴有过敏史,会因周围的刺激而出现阵发性哮喘,在治疗之后能够得到缓解,而与之不同的情况则属于慢阻肺。

再次,从年龄来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年纪较小,而慢阻肺患者多数为中老年患者,且慢阻肺的发病较为缓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使患者合并肺心病。

最后,从发病因素来看,慢阻肺患者是因长期吸烟或是有害气体的刺激下诱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数存在过敏史或者家族遗传史,慢阻肺存在气流受限且不可逆性,支气管哮喘多数可逆。

综上,慢阻肺的判断其实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了解慢阻肺疾病的知识,尤其是存在慢性呼吸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应注重慢阻肺的预防。当发生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