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哈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浅谈汉哈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

阿尔曼 ·加怕尔拜克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北京 10008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使得哈萨克语不断的对外来的新词术语进行吸收与消化,并快速的构建属于自身的新词术语。本文研究了汉哈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

关键词:哈萨克语;汉语;新词术语;翻译;规范化

引言

现如今,随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新词术语主要集中在语言最为活跃以及敏感的词汇中,并与我国各族语言进行了融合,可对一个民族在文化领域、科技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展现,并对不同语言进行了丰富与创造。对于哈萨克语来说,已经有大量的新词术语通过外语以及汉语的方式融入至哈萨克语言的词汇库中。同时对于当前的信息化背景来说,需要对新词术语进行规范使用、准确翻译以及正确理解,从而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行传播与普及,实现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以及文化水平的最终目的。

  1. 新词术语翻译工作的意义概述

对于翻译工作来说,新词术语的翻译尤为复杂,并且难度较高。在研究术语学的过程中,可学习到一个民族的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发展程度,可对不同民族的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真实展现,并充分将自身的语言优势进行表达。现如今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交流次数愈发频繁。导致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新词术语,对于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政治经济进步造成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新词术语进行规划与准确的翻译。而对于哈萨克语中新词术语的翻译工作来说,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同样重要。因此首先应构建一个统一的哈萨克新词术语翻译规范,帮助哈萨克族人民对国家最新的语言文字正常进行了解与掌握,推动其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其次,规范化与统一化哈萨克族新词术语的翻译工作可有效推动哈萨克族在社会服务领域、科技领域、文化建设领域以及经济建设领域的发展,可帮助哈萨克族人民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与数据信息,从而推动整体民族人文素养以及文化精神的提高。同时标准化、统一化哈萨克族的新词术语翻译工作可为哈萨克文化的信息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其与多个民族进行文化与科技方面的交流,从而推动哈萨克民族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1. 新词术语的标准化研究

通常而言,术语标准拥有只包含术语条目的术语标准、包含术语条目并有图解方式的术语标准以及包含术语条目并且拥有文字解释的术语标准三种,不同的术语标准其解释量也存在差别,对于用户的知识要求也存在不同。所以当用户具备了较高的专业能力以及文化水平后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应的术语标准,而在制定术语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针对全新的专业领域来对全新的术语标准与内容进行构建,其次是对以往各个领域中已经存在的术语进行调整。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哈萨克语新词术语标准的制定工作无法满足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随着文化差异与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新词术语的构建工作难度更高。所以在构建新词术语标准与内容的过程中,应将国际中通用的概念系统作为标准,来对各个行业中的新词术语进行制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在对相应的标准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应制定相应规则与方式,可以帮助术语工作者在不改变工作习惯以及工作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从而对工作效率进行提升。此外在对术语词典进行改动的过程中,应确保改动量较少,尽量保证术语词汇的编撰格式统一。

针对术语标准化工作来说,应与技术标准化更加重要。例如在同一个领域的统一个研究方向中,许多研究人员在先后获得同样的研究成果后往往会使用不同的命名方式,而针对内容与概念不同的研究项目也可能会发生命名规则近似的情况,将使得术语命名混乱的情况出现。所以针对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来说,许多研究工作人员只对自身所研究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掌握,没有对其他领域中的术语进行了解,大大提高了术语命名工作的混乱程度。因此为了表面术语命名混乱现象的发生,应提前做好术语命名标准化工作,协调好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术语命名,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化的构建。

  1. 汉哈新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问题研究

  1. 标准化与民族化

对于新词术语的规范化来讲,应与人民的生活与工作相结合,做好基本的调查工作以及研究工作,对哈萨克族的语言文化来说,应对其充分挖掘,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要想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制作十分重要,应基于科学理论来制定符合哈萨克语语言文化基础与发展要求的语法标准、词汇标准以及语音标准,如果不尊重哈萨克语的语言机构与语言文化,将对哈萨克民族语言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恶劣影响。所以应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做好汉哈新词术语翻译工作的标准化构建。例如网络词汇“炒鱿鱼”这个词语来说,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影响,因此不能对其进行直接翻译,应在符合语境的基础上对词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进行了解。

  1. 造词与借词

对于语言的发展过程来说,与环境的变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一些特殊的外语以及汉语来说,许多词汇的使用频率较高,并且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习惯用于,因此不能对其进行调整与改变。要想在新词术语规范中对借用词进行使用,应对汉语词汇进行首要考虑,随后再对其他民族的语言词汇进行使用。而在使用外来词汇的过程中,应对其直接使用,不能应用转借词。而针对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新出现的事物来说,如果没有在相关的词语字典中出现,应针对其内涵进行新词的创造工作,给新的概念以及新的事物进行命名。而新词术语的翻译工作可提高哈萨克民族语言文化素质,因此在开展翻译工作的过程中应从语用学、符号学、语言学、文体学、词汇学以及语音学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不应盲目排外,也不能过度借用外来词汇,应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的现象、新的观念以及新的事物等相关词汇进行创造。

  1. 科学性与群众性

对于语言来说,拥有社会性的特征,不同国家、地区与民族具有不同的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环境,因此他们的语言也存在较大差别。所以语言的最大特征便是“约定俗成”,可极大推动交际功能的提高,而新词术语的翻译工作要想符合社会与民族的发展需求,首先应具备相应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在使用电子计算机、信息输送、机器翻译以及人机对话的过程中也应对语言进行高标准要求,使其达到标准语、标准音。

  1. 结束语

在对新词术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首先应遵循国际惯例。目前许多有关科技的新词术语大多来源于西方语言,因此在国际中的通用性较高,可以不所有词汇进行翻译。而哈萨克语由于语系的不同,因此在进行音译时也应按照其发音特点,从而提高翻译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巴合提古丽·沙肯. 汉哈民间熟语翻译方法与技巧[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1):100-101.

[2]叶尔肯别克·马丁. 汉哈时间词语对比及翻译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20(2):179.

[3]祖力克尔江,艾孜海尔江,艾孜尔古丽. 汉哈机器翻译中的文字转换技术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5):166-168.

[4]于健, 武金峰. 政治文献中"一词多译"问题探析-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汉哈翻译为例[J]. 民族翻译,2017(2):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