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成效

陈艳芬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摘要】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HIV感染及AIDS患者共14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管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均为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个案管理。对比两组管理后体液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配偶检测治疗率结果:经实施管理3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Ang-Ⅱ(含义?)及CD4+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结论: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管理中的应用,可在积极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基础上,通过药物积极控制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HIV;AIDS;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


艾滋病(AIDS)作为现阶段威胁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由HIV病毒感染所引发,而HIV感染及AIDS发病为艾滋病患者病情进展的两个主要阶段,需在确认感染及发病后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在控制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基础上,控制病情进展。抗病毒治疗为HIV/AIDS现阶段主要治疗方案,可在多类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后,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增殖及逆转录,但需要患者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故患者患病期间需保有较高治疗依从性以实现对自身病情的有效控制[1]。因此,为分析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HIV感染及AIDS患者共14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管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均为70例。

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区间16~49岁,平均年龄(34.52±3.25)岁,病程0.5~4年,平均(2.25±0.45)年,其中HIV感染者43例,AIDS发病者27例;观察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区间9~49岁,平均年龄(34.08±3.22)岁,病程0.5~4.5年,平均(2.51±0.53)年,其中HIV感染者42例,AIDS发病者28例。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在定期领取治疗药物、口服用药同时接受治疗管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即在患者领取药品、定期体检,向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就其病情进展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及剂量,以电话或短信形式不定期随访患者,寻访其服药情况。

观察组予以个案管理:(1)个案管理准备:即选取医院心理医师2名、专业护理人员2名及主治医师1名,组建个案管理小组,就本组纳入患者诊疗情况、病情进展、用药情况等信息编写患者个案,其后根据患者职业、年龄、文化接受能力、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案管理内容,确保管理实施个体针对性。(2)个案管理实施:个案管理的实施需在患者ART前咨询、基线检查、依从性教育、收集患者信息、完善个案管理登记表、服药前依从性评估清单、个案管理跟进计划表、服药提示卡、预约复诊卡、转入常规稳态管理表、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微信等多渠道联系方式防治患者脱失、定期检查期间,就患者心理健康、疾病知识认、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阶段阶段性评估,其后进行个案管理实施,积极采取定期电话随访、面对面疾病宣教形式,依从性教育贯穿于患者治疗全过程,完成个体化治疗管理,指导患者在获得有效心理引导、疾病知识及药物治疗宣教后,实现自主积极服药,维持治疗效果[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管理后体液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收集各类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为治疗依从性,用(n,%)表示,χ2检验,体液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61414cb6e6196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表示,t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差异显著,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液免疫指标对比

经实施管理3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Ang-Ⅱ及CD4+T指标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体液免疫指标对比(61414cb6e6196_html_27f28ec49f68deb9.gif ±s)

项目/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

P

hs-CRP(mg/L)

6.08±1.48

4.85±1.24

5.3299

0.0000

TNF-α(pg/ml)

0.66±0.26

0.45±0.18

5.5561

0.0000

Ang-Ⅱ(pg/ml)

92.54±6.25

86.54±5.64

5.9629

0.0000

CD4+T(pg/ml)

361.58±57.51

516.05±64.58

14.9452

0.0000


2.2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MOS-HIV评分对比 [(61414cb6e6196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分]

组别

n

健康感知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健康压力

对照组

70

63.58±12.54

78.65±5.67

63.54±12.35

75.08±7.15

观察组

70

75.65±13.42

88.15±6.25

71.65±13.56

86.14±8.25

t

-

5.4982

9.4188

3.6995

8.4760

P

-

0.0000

0.0000

0.0003

0.0000


2.3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见表3。

表3治疗依从性对比 [n(%)]

组别

n

依从

不依从

对照组

70

60(85.71)

10(14.29)

观察组

70

67(95.71)

3(4.29)

χ2

-

4.1551

P

-

0.0415


3讨论

实现对HIV感染/AIDS患者自主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对于其病情的积极控制及预后改善具有积极影响,故应对抗病毒治疗患者积极采取管理措施,以提升患者服药自主依从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实施管理3月后,观察组hs-CRP、TNF-α、Ang-Ⅱ及CD4+T淋巴细胞指标数据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较高,P<0.05。分析原因: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势:(1)可在选取心理医师、主治医师及专业护士组成个案管理小组,可在对患者诊疗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后,制定合理可行的个案管理计划;(2)在实际个案管理实施中,对患者心理健康、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及服药情况进行评估后,针对性开展各类治疗个体化管理措施,帮助患者在定期随访、面访等形式管理后,实现对自身病情进展的有效控制[4-5]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管理中的应用,可在积极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基础上,通过药物积极控制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参考文献

[1]韦晓春,吴裕勇,覃敏,等.抗病毒治疗4~5年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06):632-635.

[2]董宁,鲍美娟,卢洪洲.移动医疗在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05):565-567.

[3]黄金萍,胡雁,董文逸,等.个案管理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05):863-866.

[4]王慧群,张利漫,张利君.个案管理模式对青年学生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5):1389-1392.

[5]孔方,韩宁,徐艳,等.个案管理模式对AIDS/HIV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3):2792-2794.

作者简介:陈艳芬(1983-),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