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中职政治教育中爱国教育如何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立德树人:中职政治教育中爱国教育如何渗透 杨燕

广西机电技师学院

摘要:在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爱国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将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政治教育就应该更好地发挥学科优势,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让学生能够爱党爱国,获取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中职;政治教育;爱国教育


前言: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动的背景下,爱国教育的地位也有所提高,是每一个阶段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在现阶段,中职政治教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在无形当中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让学科价值得到良好的展现。

  1. 中职政治教育中爱国教育渗透的意义

  1. 凸显学科价值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社会和国家更加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1]。中职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获取到技术,也应该具备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2]。而在中职课程体系当中,政治教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所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就能够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的构建,在无形当中凸显学科价值,让学生获取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1. 助力三观培养

在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那就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得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民族、国家、党生成一种认同感和自信心,并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角色。从而使得学生立足当下,不断努力,奋勇前进,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让学生能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目标更加明确,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1. 中职政治教育中爱国教育渗透的对策

  1. 挖掘本土资源,渗透爱国教育

在思政教育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对周边的环境和资源进行利用。比如,教师首先就可以将本土资源作为出发点,将本土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无形当中更好的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当中的感染力,带给学生良好的触动,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例如,在引导当中,教师可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对家乡周边的一些红色资源进行收集。如,对于一些烈士遗址、红色圣地等等,可以让学生拍摄图片制作成PPT。而在后续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展现小组制作的PPT,为大家介绍家乡周边的一些红色文化,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来之不易,近几年来党的伟大及正确举措等等......在无形当中让爱国主义教育得到落实,使得育人目标得到达成,使学生的体验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让爱国不再变得遥远,而是在学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当中都能够得到渗透。

  1. 密切结合热点,渗透爱国教育

思政教育本身就具备着较强的时政性[3]。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密切的联合热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集中专注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例如,在近期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于东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的一些良好的表现、所取得的奖牌的视频等等,配有激昂的音乐,让整个视频在呈现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增强感染力,触动学生的内心。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最近大家关注东京奥运会了吗?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运动员和画面是什么?看到这些奥运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画面时,你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和感触呢?让学生可以积极的探索和表达,对自己的内在想法进行倾诉。这样在无形当中就能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1. 创新教育形式,渗透爱国教育

在传统思政教育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运用的教学形式和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要想达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难[4]。所以,现阶段,教师在课程教学当中应该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在无形当中让爱国教育的实施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对辩论形式进行引入,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如,教师可以密切联系时代热点来为学生设置辩题,如——“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观点,分成两个小队,积极的投入到辩论当中......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无形当中让学生能够形成思辨能力,带动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在整个班级当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感和氛围,让学生受到相应的触动和感染。

  1. 融合新兴媒体,渗透爱国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立足当下,对一些新兴技术和媒体有效地运用。从而能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融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达到理想中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对媒体技术适当的运用,使得最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国庆期间,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应的影像,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比如,阅兵仪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视频、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等等。让学生可以在此过程当中感受到当前我国的繁荣富强,让传统文化和爱国教育不断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对于爱国精神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使学生在爱国情感方面油然而生,在无形当中对学生起到一个感染和触动的作用,让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可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细节当中,让学生的学习感触变得更深,有更多的收获。

  1. 理论结合实践,渗透爱国教育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在日常当中,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实施时,教师也不应该一味的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可以真正的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对多元化的活动积极的进行开展。这样就能够在无形当中更好地实现活动的构建,让爱国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和学校积极的联合在一起,对多元化的活动进行举办。比如,以“爱国”为主题的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海报制作宣传......此外,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应该抓住每一个传统节日,比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日等等,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电影、开展演讲、征文大赛或者代领学生进行扫墓活动、历史遗址的探寻活动等等,都能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油然而生,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及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易。在无形当中达到理想当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将产生非常大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面对中职生时,政治教育教学在开展中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无形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情怀,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这其中,教师主要可以通过挖掘本土资源、密切结合热点、创新教育形式、融合新兴媒体、理论结合实践,让爱国教育在无形当中得到良好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杨法东. 探究在中职政治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161-162.

[2]龚瑞洁. 中职政治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165-166.

[3]孙阳. 中高职思政课程衔接的困境与纾解[J]. 教育与职业,2021,(14):92-96.

[4]王靖华. 用“心”起航——浅谈中职政治教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发展[J]. 职业,2021,(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