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3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睿

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资料,以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即32例对照组(常规修复膜)、32例观察组(海奥口腔修复膜),对比两组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植骨厚度与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修复,不仅可以改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成功率,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口腔修复膜材料;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oral repair membrane materials in guiding bone regeneration

Guo Rui

Su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oral membrane in bone regeneration. 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bone regeneration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May 2020 to June 2,20.6) were studied, analyzed relevant data, p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namely 32 control groups (conventional repair film), 32 observation groups (Hai oral repair film), and compared the repair effect, success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bone graft thickness and bone thickness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repair success rate 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In guiding bone regeneration, the use of the Haian oral repair membrane materia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repair effect and improve the repair success rate, but also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ve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dental implant to guide bone regeneration; oral repair membrane materials; repair effect; repair success rat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近年来,因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得到了极大地改变,从而增加了口腔疾病发生率,如牙缺失[1]。据相关报道表明,牙缺失的出现会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度,会增加感染概率,危害性较大[2]。因此,尽早修复非常有必要。目前,在牙种植期间,临床采用了引导骨再生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在修复骨缺损中,可以提升骨的再生速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就以64例患者为背景,分析在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口腔修复膜材料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相关资料,以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即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20例、1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8.59±3.35)岁,病程1-5年,平均(3.15±1.22)年。观察组男性与女性分别19例、13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为(49.09±3.33)岁,病程1-6年,平均(3.58±1.20)年。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本次研究所有的参与者临床信息均较为完整,且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此外本研究已将药物代谢障碍者、凝血机制障碍者、心脏疾病者、骨质疏松者、精神疾病者排除。

1.2方法

2组在治疗前,均已完成凝血与血压、免疫、血糖及血常规检查,病情明确后,均实施牙种植治疗。根据骨缺损的情况,植入相应的骨材料,并选择骨粉。在生理盐水中浸泡骨粉,之后在植骨的缺损部位将其铺上,改善骨量。观察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引导骨再生处理,边缘部位覆盖3mm,用间断缝合法对创口做闭合处理。对照组用常规修复膜材料,应用方法与观察组一致。术后2组患者连续5天采取抗炎治疗,术后一周拆线。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修复效果即通过植骨厚度与骨厚度来评估。

修复成功率:缺损部位有新生骨,种植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新生骨、自体骨可以结合,即为成功[3]

不良反应:牙局部肿胀、创口裂开。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1. 结果

2.1修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植骨厚度与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修复效果比较(614186732f47f_html_a45627bcf20975f4.gif

组别

例数

植骨厚度(mm)

骨厚度(mm)

观察组

32

2.45±0.47

2.66±0.53

对照组

32

2.13±0.40

2.11±0.42

t

--

2.9331

4.6008

P

--

<0.05

<0.05

2.2修复成功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中有31例患者修复成功,成功率96.9%;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修复成功,成功率78.1%,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3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牙局部肿胀

创口裂开

发生率

观察组

32

1(3.1)

0(0)

1(3.1)

对照组

32

4(12.5)

3(9.4)

7(21.9)

614186732f47f_html_709a2c930081ed66.gif

--

--

--

5.1429

P

--

--

--

<0.05



  1. 讨论

目前,在口腔修复中牙种植手术属于最常用的一种方案,其在牙齿缺损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牙齿缺损的影响较大,故有效修复已成为临床口腔医学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牙齿缺损出现后,不仅会影响口腔修复,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口腔疾病临床主要采用牙种植治疗,其有助于抑制疾病的发展,可以改善预后效果。据相关资料表明,牙齿种植即为种植人工牙,其可以设计、制作与人体骨质相一致的材料,之后其制作成与牙缺损相符的形状,并在手术的作用下,在缺损的牙槽中植入制作好的材料,一段时间后,让人工牙根与牙槽骨结合,并在此过程中制作牙冠,使牙种植的整个过程完整[4]。临床目前主要采用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其是一种高分子的生物膜,在骨缺损的部位处覆盖,以此来增加骨量,修复骨缺损。海奥口腔修复膜属于可吸收的胶原膜,其能促进骨缺损部位的修复,可以加快骨的生长速度,提高骨空间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的修复、隔离功能,能改善植骨的厚度、骨厚度,提高修复成功率。

本研究示:观察组植骨厚度与骨厚度、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海奥口腔修复膜用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中,具有较高的修复成功率,可以提高骨与植骨的厚度,且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5]

综上所述,牙种植方面引导骨再生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博文.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4):91-92.

[2]李孟奇.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名医,2020(08):103-104.

[3]高洪强.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2):47-48.

[4]刘与同.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应的比较[J].医疗装备,2020,33(10):15-16.

[5]郭帅,赵晖.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分析[J].系统医学,2020,5(03):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