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

王金煜,张宇桐

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段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我国铁路货运的载重量在不断增加,客运的运输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铁路工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满足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铁路相关部门必须要及时的保养和维修相关的工务设备,并识别其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

关键词: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引言

铁路是我国交通体系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各个地区的人文尧经济等交流越来越密切,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铁路的快速发展。但是在铁路运行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造成了一定的工务系统风险问题。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引起足够重视,提高对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准确判断,以维持铁路系统的长久稳定运行。


一、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的识别内容

1.1基本特性

铁路工务安全范围很广,涉及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同时受内外因素影响。所以,工务系统的风险源不仅多而且复杂。因此,在进行工务系统安全评价工作时,应该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从系统角度出发,利用风险调查、实验论证等方式,多维的分解工务系统的安全风险,从而建立完整的工务风险应对系统。

1.2分解风险

根据铁路工务系统安全特征,按三维结构进行风险系统的构建。

第一,管理方面。当前,大部分工务系统管理为三级管理体制方式,依照自上往下的方法入手风险管理,逐级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且将风险归入到不同的层次中进行防控。

第二,内部方面。工务系统内部有设备质量、管理四要素不和谐等方面因素。要想有效的规避工务系统风险的产生,就需要应用事故预防理论以及系统理论进行防控。

第三,外部因素。铁路工务安全也受到社会、自然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安全风险识别时,应该对外部因素进行考量。

1.3工务系统风险防控清单

以三维的方式对铁路工务系统风险进行分析,系统、全面的对风险进行辨识,从而建立各管理层系统风险防控表,并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防控表进行动态修订,从而达到系统管理的需求。


二、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

2.1人员安全保障评价指标

  该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反映出铁路管理中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意识,评价该指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为切入点:第一是职工安全管理水平,该项内容可以说是决定铁路工务安全的最基本条件,只有员工的安全作业意识得到整体提高,才能为后续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奠定可靠基础。第二是职工技术业务素质,除了树立最基本的安全意识意外,铁路工务职工还需具备专业的职业素质能力,这样才能在真正面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时,第一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避免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第三是职工文化水平,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所以在配置相应的岗位人员时,应当尽量选择学历较高的、专业能力过硬的,学历最低应在高中以上,这是评价铁路工务是否具有足够安全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是职工工作态度,职工工作态度是保证铁路工务安全的另一重要指标,假如职工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那么即便是他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足够的安全意识,也无法确保这些品质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铁路工段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做好职工情绪等的维护,以激发职工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增强其责任心,从而尽可能减少铁路工段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高级领导也应以身作则,起到带头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带动下级认真努力做好铁路安全维护。

2.2施工安全管理重点

①深基坑施工,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以企业领导层为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状等,落实工程建设中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为安全施工建设提供制度保障。②深基坑施工前必须全面做好施工场地勘探情况,全面、准确地了解现场、周边、地表及支护结构底下一定深度环境范围内的客观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岩土性状、地下水位、渗透系数、底下管线与埋设物位置、邻近建筑物位置、基础类型、周围地面排水、基坑附近地面堆载、车辆经过产生负荷等,为科学制定安全可行的责任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和保障。③施工前对工人展开全面的安全生产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危险性,施工前务必确保施工工人熟悉施工方案,要切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交底,同时,予以工人安全保障规程教育与操作技能培训,开展应急预案宣贯和演练。培训考核通过的工人方可上岗,而且上岗前必须签字确认、建卡存档,否则,必须重新接受教育和考核。

2.3数据治理技术

系统融合数据治理技术,依托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等模块,实现对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主题相关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血缘分析、影响分析、关联分析、数据质量报告等功能。铁路局集团公司安全大数据应用平台可自动同步主数据平台中的安全管理主题相关数据,依据主数据与数据稽核规则,按需建立不同的稽核模型,对接入平台的安全管理主题相关数据进行质量稽核。该平台采用批处理与流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安全管理主题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数据质量报告;采用Hadoop中MapReduce计算框架,利用基于Spark生态技术的批处理与流处理、基于Flink生态技术的批处理与流处理以及基于Storm技术的流处理,将瞬间计算转换为平稳的流式实时计算,以充分利用服务器的空闲时间,减轻服务器瞬时压力,提升铁路安全管理主题数据治理的实时性。

2.4强化施工监管体系

加强施工现场调查;建立相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车务单位施工人员、监管人员间的联系方式、协调机制。施工单位提前告知设备管理单位具体施工内容和计划安排,以便设备管理单位安排现场配合监控人员。监理、设备管理单位要根据施工情况指派人员进行现场监理、监控,防范和杜绝违规施工行为。


三、结论

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成因有很多种,评价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时不能只从单一角度进行考量,而是要从设备、人员、内因以及外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并且在日常进行安全风险管控时还应不断总结和积累以往已经发生的安全风险经验,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加以预防,以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此外,则要具有提前预警意识,日常增加铁路工务巡逻强度,一旦发现异常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处理,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参考文献:

[1]刘伟,于永昌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研究[]探索科学2019,(4):198.

[2]黄海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7).

[3]高睿,李济坤.高速铁路工务系统主要安全风险源控制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7):38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