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探索

李艾蓉

云南省红河州新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云南红河 661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路径越来越丰富,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也在日益提示,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一向受到高度重视,开展好少数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简单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现状以及加强宣传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


引言: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地区是指我国以少数民族为主狙击生活的地区(《中国广播》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宣传工作的重点和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努力让少数民族通报及时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消息,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较为分散,聚居地大多呈现经济落后和交通不方便等特点,加之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有限,使得新闻宣传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工作,探索一些路径,提出一些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1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努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宣传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准确、及时、高效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准确体现出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以便相关部门作出相应的决策和措施。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注重新闻宣传工作,能为思想文化的推广提供稳定载体,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国家的稳定性,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让少数民族充分体会到国家相关政策带来的好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1]

2新闻宣传存在问题困难和短板

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众大多为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其中一部分群众很少或根本不会使用汉语。大部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却身处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社会主要矛盾表现突出,导致新闻宣传工作不能高效开展,同时,制度和薪酬等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新闻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不利于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提高,工作方法和技术载体相对落后,且行业系统性培训较少,导致新闻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应用当前先进技术。

除外,部分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地处边疆,导致其生活中融入多种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和境外势力通过新闻向当地群众宣传不良信息,阻碍大众了解真实信息;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交通不方便和通讯设施不完善的地区,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民族政策,导致当地经济没有得到长足发展,生活水平较为落后,群众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另外,一些新媒体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在进行分众化传播时,大多按照绝大多数受众的习惯和喜好,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同胞的实际,使其对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存在障碍,反之也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不受媒体行业所重视。

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工作的措施

3.1重视新闻宣传工作

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转变新闻与传播工作的传统观念。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要真正深入人心,引起各民族同胞的共鸣;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制度,让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采编过程中能顺畅、能深入、能发挥,从制度建设上补齐各环节短板,掌握新动态、学习新理念、探索新路径,打破固有思维,注重技术革新,聚焦新媒体的建设和使用,及时更换新闻宣传设备,从而提高宣传效率,保证工作高质量高效率进行,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也能适应当下新闻宣传环境的日新月异。

应该整合配置好各方资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民族语电视频道、民族广播电视频率,生产推送少数民族语的新媒体产品,例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边广播电视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广播电视台,都在通过少数民族语的方式传递新闻资讯;应该多与民宗等相关部门沟通,构建“大宣传”格局,通过新闻宣传进一步让少数民族同胞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应该加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同时通过新闻宣传,搭建桥梁,加强与各地各民族的交流、沟通、合作。

3.2培养优质新闻人才

首先,人才选拔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相关人才选入政策,破除制度上的障碍和壁垒,确保整个人才选入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营造更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来吸引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人员方面聚焦专业化高素质的新闻从业者,不“唯学位、唯学历”,吸引部分有丰富新闻工作从业经验的、热爱新闻工作的人员。其次,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新闻工作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适应科技革新带来的业态飞速发展,提高专业采编技能,善于通过“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发布。最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熟悉当地的民族习俗,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部分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懂得基本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从策划创作阶段就考虑受众的需求。

同时,少数民族高校和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是培养新闻记者人才的重要“摇篮”,但当前部分高校在新闻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依旧比较滞后,重视程度不够,单一化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输出的新闻人才综合素养较低,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高效和少数民族地区应进一步密切联系,探索解决好“理论——实践”的衔接,从实际出发,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服务,促进各民族人员之间的交流,使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

3.3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而少数民族文化是其中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积极宣传少数民族,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与此同时,围绕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宣传作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实际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要开阔视野,聚焦亮点,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深入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凸显出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特点,此类宣传不仅能传播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也能吸引外地游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益,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台围绕当地宽阔的草原、蒙古包以及赛马等等有利条件,进行系统性宣传,吸引企业投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新闻媒体都与当地文化旅游部门积极沟通协作,也分别围绕民族习俗和民族节庆通过《民族文化》等电视栏目、《壮美之风》精品系列视频、《民族时报》等报纸、傣族泼水节大型网络直播等载体,通过新媒体开展立体宣传,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来临,传播的分众化、针对性、互动性都不断增强,结合民族文化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更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工作,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培养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新闻宣传,搭建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沟通的桥梁,让党中央的创新理论和民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让信息政策“走进来”,民族文化“传出去”。



参考文献:

[1]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民族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0(010):83.

[2]雀富兰.浅谈新时期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宣传的重要性[J].记者观察,2020,No.478(02):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