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层螺旋CT和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及其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3

32 层螺旋 CT和 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及其与损伤程度的关系

唐远萍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探讨32层螺旋CT及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及其损伤程度关系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60例脊椎骨折患者,X线平片及32层螺旋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2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明显比X线平片检出率高,(P0.05)。X线平片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与重度损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中,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最为基础的检查方法,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具有成像快、费用低及辐射少等特征,也能更好的观察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的方向。而32层螺旋CT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扫描,并对容积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还可将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椎板的骨折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两种诊断方式各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32层螺旋CTX线平片;脊椎骨折;诊断价值;损伤程度

Diagnostic value of 32 slice spiral CT and X-ray plain film in spinal fra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jury degre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32 slice spiral CT and X-ray plain film in the diagnosis of spinal fra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gree of injury. Methods: the imaging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from September 2019 to September 2020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32 slice spiral 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X-ray plain film (P < 0.05). The diagnostic score of X-ray plain film in each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32 slice spiral CT (P < 0.05). Conclusion: To sum up,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fracture, X-ray plain film is the most basic examination method for acute spinal fracture. The operation is relatively simpl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imaging, low cost and less radiation. It can also better observe the location of spinal injury and the displacement direction of bone fragments. 32 slice spiral CT can scan continuously at the fastest speed and collect volume data.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clearly show the trend of fracture line, the number and size of bone fragments, location and fracture of vertebral lamina. The two diagnostic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have the value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32 slice spiral CT; X-ray plain film; Vertebral fracture; Diagnostic value; Damage degree

近些年,因外伤导致的脊椎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多由外力所致。如果不及时给予其治疗,极易致使其残疾,甚至死亡,因此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于脊椎骨折患者而言意义重大。临床最常运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其中X线平片是最为基础的方法,操作便捷,辐射较小,能更好的观察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方向。但是X线平片只可根据患者临床具体表现、体征及椎体的损伤程度进行推测。而32层螺旋CT清晰度更高,可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扫描。基于此,本次研究了32层螺旋CT和X线平片对脊椎骨折诊断价值及其与损伤程度,下面进行数据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的60例所纳入的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有女性患者15例,患者最小年龄为65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70.52±6.25)岁。患者全部有非常显著的外伤史,年轻患者基本都是因为交通事故或者高处坠落出现的损伤,年龄大的患者常因为老年性严重骨质疏松,大部分是坐跌伤,高处坠落伤及部分扭伤。患者临床的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腹痛腹胀、大小便失禁等。此次研究对象是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积极同意的患者及患者家属。

1.2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进行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平扫以及三维重建检查。X线平片检查所运用的仪器为深圳迈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瑞DigiEye280/280T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常规检查患者损伤的部位。32层螺旋CT检查所运用的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按照临床及定位像提示对目标脊椎进行扫描,层厚3毫米,间隔3毫米,螺距1.5,在常规平扫结束之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1毫米的层厚及间隔重建,包括多层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技术等,并根据窗宽及窗位等做出相应的调整。

1.3评判标准

全部患者均以椎体脱位、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骨碎片分离、骨折片突入椎管及附件骨折为诊断标准,并进行轻中重损伤程度评分,单项分值为1、2、3分,总分为15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脊椎损伤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以614ad309e448c_html_a23330d4ba8d2993.gif 检验,计量资料用(614ad309e448c_html_424e0b194e5f6ea.gif )表示并用t检验,以P<0.05,表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32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椎体脱位、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骨碎片分离、骨折片突入椎管及附件骨折检出的总例数为60例,占比(100%),而X线平片进行椎体脱位、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骨折片突入椎管及附件骨折检出的总例数为51例,占比(85.00%)。32层螺旋CT对后柱骨折的检出率明显比X线平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损伤程度患者诊断评分与患者损伤程度关系

每一组X线平片诊断评分全部低于32层螺旋CT诊断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脊椎骨折不同损伤程度32层螺旋CT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P0.05)。X线平片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与重度损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1X线平片及32层螺旋CT诊断评分对比与患者损伤程度的关系(614ad309e448c_html_e615e5eae1235ac8.gif ±s,)

损伤程度组别

例数

CT评分

X线平片评分

t

P

轻度损伤组

20

7.45±1.16

5.82±1.04

4.679

0.000

中度损伤组

32

11.66±2.08

8.55±1.14

7.417

0.000

重度损伤组

8

12.60±1.82

8.67±1.11

5.214

0.000

3、讨论

在临床普外科中,脊椎骨折是极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大约占全身骨折总发生率的5%左右。大多数患者发病原因是因为外力所导致的,其中以车祸伤、高空坠伤为主,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腰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及腰臀部疼痛,该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由于脊椎骨折无明显的临床特征,且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痛觉迟缓等病情较为复杂,对患者日常生活及临床预后有较大影响,因此,影像准确的早期诊断及分级能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应对时间,制定合理的理疗,手术或其他方案,准确的临床诊断对脊椎骨折患者预后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X线平片是检查脊椎外伤最基础的方法及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同时具有成像快、费用低及辐射少等特征,也能更好的对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的方向进行定位观察,该检查方式在临床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是当前面检查脊椎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X线通过对骨折部位及周边进行扫描及摄影,可将患者骨折损伤的纹路、椎体序列及周边结构等清晰的显示出来。但是X线平片对椎间盘损伤及脊髓损伤无法进行有效的判断,只能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椎体的损伤程度进行推测,而往往因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临床查体相对准确性降低。而32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脊椎骨折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扫描,具有跟高的清晰度,并对容积数据进行更快速度的连续扫描。同时还可将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椎板的骨折、是否合并椎管狭窄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在本次研究中,32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椎体脱位、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骨折片突入椎管及附件骨折检出的总例数为60例,占比(100%),而X线平片进行椎体脱位、椎体压缩、骨折线错位、骨折片突入椎管及附件骨折检出的总例数为51例,占比(85.00%)。32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后柱骨折的检出率明显比X线平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每一组X线平片诊断评分全部低于32层螺旋CT诊断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脊椎骨折不同损伤程度32层螺旋CT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P0.05)。X线平片诊断评分各组间对比,轻度、中度及重度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与重度损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X线平片能够有效区分轻度损伤与中重度损伤(P<0.05),但对于中度与重度损伤的区分效果表现不佳。究其原因,可能与骨折损伤程度评分标准不够细分或者与患者椎管受压迫程度有关。研究表明,两种诊断方式各具优势,X线可更好的观察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的方向,32层螺旋CT可将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椎板的骨折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但因为进行此次研究时,所选患者样本较少,资料有待完善,所以没有办法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因此在之后应收集更多的研究样本,做进一步的分析。

综上所述在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中,X线平片是急性脊椎骨折最为基础的检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同时具有成像快、费用低及辐射少等特征,也能更好的对脊椎损伤的部位及碎骨片移位的方向进行观察。而32层螺旋CT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连续扫描,并对容积数据进行采集。同时还可将骨折线的走向、碎骨片的数目大小、部位及椎板的骨折等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两种诊断方式各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胜军,黄月中,魏庆兰.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43-44.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23.

[2]李坛,赵永刚,夏磊,等.MSCT三维重建、MRI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8):159-160,173.DOI:10.3969/j.issn.1672-5131.2020.0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