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舒艳霞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8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比较,观察组入院4周、出院时BPRS评分均明显更低,观察组NOSIE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满意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入院时BPRS评分,P>0.05。结论: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

【关键词】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研究精神分裂症,有特殊性,需要长期住院,发病后,会加重患者社会负担以及家庭负担,对于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缺乏疾病知识了解,不了解住院治疗目的、配合等常识[1],缺乏疾病康复以及治疗等方面了解。参考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特点,与我院实际有机结合,制定护理计划,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提高。此次实验选择48例患者,分析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2020年1~12月随机选择48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知情同意入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患者分组,观察组患者24例,男女分别是14例、10例,年龄范围是24岁至75岁,平均值44.5岁,对照组患者24例,男女分别是13例、11例,年龄范围是25岁至76岁,平均值44.0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将知识讲座定期组织。

在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除了以上护理干预,将以下护理措施增加:(1)将一套完整护理方案制定,组长是护士长,负责指导以及组织,尽量简单化护理记录。(2)入院第1周,将患者入院宣教做好,包括环境介绍、评估、注意事项、住院须知等。入院第2周,患者相对稳定病情,将各项辅助检查协助做好。第3周至第4周,将患者治疗加强,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意义。在恢复期,为患者实施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涉及复发征兆、疾病早期症状、药物治疗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注意事项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来指导患者参与康复活动、社会技能训练等[2]。出院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出院指导过程中,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做好后续护理,告知患者定期复查。

1.3效果分析[3]

本次实验中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包,以百分率(%)、(614ae1d8be188_html_c3f8dc35254b289a.png )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行X2检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入院4周、出院时BPRS评分均明显更低,观察组NOSIE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满意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进行数据比较,P<0.05;将两组入院时BPR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P>0.05。

1 两组入院时、入院4周、出院时BPRS评分对比

组别

入院时(分)

入院4周(分)

出院时(分)

观察组(n=24)

90.81±8.76

53.74±1.54

30.16±5.26

对照组(n=24)

91.66±10.12

60.95±1.66

49.16±6.05

t

0.3111

15.5991

11.6106

P

>0.05

<0.05

<0.05

2 两组NOSIE评分对比(分)

组别

社会兴趣

社会能力

个人整洁

迟钝

激惹

抑郁

观察组(n=24)

6.56±0.36

3.26±0.18

6.25±0.06

1.51±0.35

1.44±0.33

1.75±0.36

对照组(n=24)

5.51±0.42

3.11±0.12

6.22±0.01

1.85±0.57

2.51±0.22

2.36±0.82

t

9.2990

3.3968

2.4162

2.4902

13.2168

3.336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两组满意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对比(%

组别

满意度

对疾病了解程度

观察组(n=24)

23(95.83)

23(95.83)

对照组(n=24)

16(66.66)

16(66.66)

X2

6.7009

6.7009

P

<0.05

<0.05

3 讨论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将患者残疾率明显下降,将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将患者社会负担以及家庭负担均明显减轻,为了将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减少,将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临床应开展系统化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对精神科护理理念进行进一步更新,将优质护理服务创建[4],可持续性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开展护理干预。临床实践证实,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5],高效可行,有助于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可促进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患纠纷会明显减少。

此次实验得出:观察组入院4周、出院时BPRS评分均明显更低,观察组NOSIE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满意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均明显改善。

综合以上,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满意,患者入院4周、出院时BPRS评分均明显更低,患者NOSIE评分均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对疾病了解程度均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娜, 李红素.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医药界, 2019(1):0036-0036.

[2] 高文萍, 郭萍, 王彩荣,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v.12(08):9-9.

[3] 李燕红, 秦萍, 卢勇花. 临床护理路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 2020年18卷29期, 4007-4009页, 2020.

[4] 张贤珍.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v.8(06):124-124.

[5] 秦琼. 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5(008):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