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探究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处理技术

杨超

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452

摘要:现阶段,民众对水产品的需求量日渐提升,水产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仅采用传统密集养殖手段会产生出大量的粪便及残饵,严重影响到水环境,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就目前来看,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逐渐趋向于生态化方向转变,应当结合水产养殖具体要求,不断优化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方式。本文就此,分析当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种类,提出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开发及应用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

引言

为根本上提升水产养殖期间的生态效益,避免养殖期间产出的尾水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需要做好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作,结合实际养殖要求,选择适宜的尾水处理手段,确保尾水处理效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性。

  1. 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应用重要意义

随着水产养殖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尾水中出现了大量的残饵以及粪便,使养殖池水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如果没有对尾水进行技术处理,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周边水环境,更会使鱼、虾等养殖患病风险因素提升。

为促进水产养殖事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手段,还需要着重关注尾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工作,积极引进更为先进的生态处理方式,增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性。

当前尾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较大,实际维护成本更高,原有水产养殖尾水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尾水集中排放以及零散养殖户尾水处理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使用更加经济有效的尾水处理方式。加强与各部门及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力度,配合使用更具生态效益的池塘原位自然净化方式。

  1.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要点

2.1池塘净化

在现阶段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净化技术是重要的尾水处理方式,主要就是利用水体降解、沉淀、氧化与吸附作用,对尾水中的污染处理进行集中清理。在原有池塘养殖工作开展期间,过滤池主要为快滤池形式,实际过滤效果会受到多种不良因素影响[1]。同时,在过滤池实际应用期间,水产养殖水中的大量悬浮物质无法被及时处理,严重影响到悬浮物实际处理效果。过滤池也应当对池塘进行及时清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与实际处理过程中的人力成本。

2.2设备净化

从原理角度分析,设备净化技术比池塘净化技术的净化处理效果更好,设备净化设备的占地面积较小[2]。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净化设备采购期间的成本较高,实际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在水产养殖区域,存在着较多具有不溶解性质的杂质,这些杂质多数为胶体状态,不会产生沉淀现象,无法借助过滤方式清除干净。对胶质杂质的清理只有借助药剂破坏其自身的稳定性,增大胶体颗粒体积,而后再通过过滤手段清除干净。

在水产养殖期间,尾水处理工作还应当着重处理水中农药、色素、蛋白质与有机碎屑等物质,因此也可以采用活性炭吸收方式。由于活性炭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质堵塞,能够处理的水量较少,因此多数为辅助净化设施。

2.3湿地净化

湿地净化也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重要生态处理方式,实际处理效果更为显著[3]。在湿地处理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微生物、化学吸附、物理过滤及沉淀等方式,去除水中杂质,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除水产养殖中的氮与磷等营养元素。同时,湿地净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可被应用在较为严重的为水污染处理过程中。

  1. 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种类

现阶段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三种。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过滤法与泡沫分离法两种。借助水体过滤的手段,可以过滤掉为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质,对水产养殖的尾水进行初步处理。泡沫分离技术可以分离水产养殖为水表面部分物质,配合使用相应处理仪器,将空气注入到尾水内,使尾水水体中产生的细小泡沫吸附水中活性物质,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目标。

化学处理技术可以对水产养殖中的尾水污染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化学反应分解水体中污染物质。按在化学处理技术应用期间,如化学药剂过量使用,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现阶段化学处理技术可分为电化学处理、氧化处理两种。

生物处理技术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综合效益最为显著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方式,通过将具有清洁能力的生物投入到水产养殖尾水中,实现对尾水的有效治理。生物处理技术也逐步衍生出了生态处理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技术种类。其中,生物膜处理技术是一种对物理过滤技术的改良,可以在尾水中注入具备生物属性的过滤装置,对尾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进一步处理。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可以将尾水中的污染物质和有机微生物快速聚集在一起,使此些物质能够形成絮状全部水底,将具备较强氧化性及吸附性的微生物投入到尾水内,对此些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与吸附。

  1.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生态技术实际应用

4.1生态原理的原位修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水产养殖的尾水内部含有较高的氮磷,不含有其他有毒物质。并且氮磷等污染物均存在于固体物质中,通过对固体物质进行过滤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氮磷含量[4]。仅采用单一尾水处理方式无法及时保障处理效果,持续提升处理期间的生态效益,还需要利用生态原理,将生物、物理及化学三种煤水处理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

4.2尾水处理试验检测

对水产养殖不同尾水处理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试验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手段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的应用效益,制定出更加可靠的尾水处理方式。在尾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处理手段的适用范围不同,还需要结合尾水养殖要求,简化尾水处理流程,实现绿色节能尾水处理目标。

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生态处理技术,能够切实保障尾水处理效果,避免尾水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着重关注当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出专项可行的解决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唐小双.水力负荷、运行时间对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20.

[2]楠迪.应用生物电化学技术解决水产养殖污染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

[3]陈国鑫.水产养殖水中抗生素的残留特性及其去除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

[4]戴谨微.复合型生态浮床对模拟污水厂尾水的净化效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