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6
/ 2

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浅谈

刘美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方法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样本选取中,需要对时间范围进行设定,从2019.01-2020.10间本院心血管内科诊治的心绞痛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方案,而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开展对比。结果:治疗后,在氯吡格雷药物的作用下,观察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达到了97.5%,在对照组患者当中,总有效率指标为82.5%,差异显著,p<0.05;在心绞痛持续时间与频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心绞痛持续时间与频率方面,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当前心血管内科的诊疗过程中,针对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工作,通过应用氯吡格雷药物,实现患者心绞痛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的缓解。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心绞痛;药物治疗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大大提升。心绞痛患者主要症状为心肌缺血,存在心前区疼痛等临床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中,对时间范围进行限定,设定在2019.01-2020.10之间8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样本。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诊断标准;(2)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符合医院伦理会的相关要求。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情况;(3)患者出现高血压控制不佳情况。在观察组中,从性别构成情况来看,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3:17,年龄最大77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为(56.32±2.25)岁。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在性别构成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1:19,年龄最大的为78岁,最小的为42岁,在平均年龄进行计算以后,最终结果为(57.35±3.24)岁。医院伦理委员会在此次研究之前,通过进行论证以后,同意此次研究。本次研究分析,差异显著性不强,p>0.05。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方案开展治疗,主要服用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视心率情况决定是否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合并心衰和/或高血压病的加用依那普利。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需要以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基础,增加氯吡格雷药物开展治疗工作,每天1次,每次的剂量为75mg。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7-10天的治疗,然后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以及发病频率。

1.3观察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判断。(1)显效:患者在进行治疗以后,经过心电图检查,缺血性ST-T改善,恢复到正常状态。(2)有效:治疗后,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后,其损伤性ST段下移回升达到了1.0mv以上。(3)无效:患者治疗以后,各项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在统计学软件选择时,使用的是SPSS19.0,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式,对一般资料来进行处理,而在计量资料分析过程中,则需要借助(x±s)的形式来进行表示,针对统计学意义衡量来说,将标准设定为p<0.05。

2结果

治疗后,在氯吡格雷药物的作用下,观察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达到了97.5%,在对照组患者当中,总有效率指标为82.5%,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在当前的临床中,心绞痛人体心肌一过性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胸痛等心绞痛的症状。当前在针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与方法应用其中,特别是在联合用药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时间为1-5分钟,如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对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而硝酸甘油通常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情况。从本次调查中,对8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发现急性心绞痛有其自身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诱导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即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疾病可能与之相关。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绞痛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这就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疾病发作时应立即将其平躺,然后服用复方丹参滴丸中药药物,如果在三分钟内未起作用,立即呼叫急救电话,等待医疗处理。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临床试验中使用硝酸甘油的负面影响,如头痛、心率加快等,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与硝酸甘油相比,中药中所含的药丸更符合实际,可用于广泛使用。通过临床治疗分析,当医疗人员对急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氯吡格雷药物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伟杰.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3):54.

[2]白桂平,陈惠.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37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3):44.

[3]何丽来.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疗效探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v.18(05):90+92.

[4]宋祖武.基于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方法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0(2):74-75.

[5]宋新博,林丽,王月,等.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37+39.

[6]宋丽芝.探讨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方法[J].养生保健指南,2020,000(003):115-116.

[7]宋新博,林丽,王月,等.临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2):37+39.

[8]张瑞,兰丹.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v.5;No.219(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