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

用效果

崔艺

馆陶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7750

【摘要】目的:观察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计86例,依据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产妇各43例,给予对比组产妇常规切口缝合,给予研究组产妇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产妇的关腹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低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研究组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给予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剖宫产为现阶段临床常见分娩方式之一,但产后并发症相对偏多,对产妇切口愈合、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得肥胖产妇的占比呈逐年攀升的态势,因而剖宫产带来的脂肪液化问题也越来越常见[1],逐渐成为产科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针对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析,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共计86例,依据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产妇各43例,全部产妇均为初产妇并足月妊娠,均签署我院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产妇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36岁、均数(32.45±2.03)岁,孕周在37-42周范围内、均数(40.02±0.85)周,横向切口39例、纵向切口4例,对比组产妇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均数(31.18±2.11)岁,孕周在36-43周范围内、均数(41.05±0.77)周,横向切口38例、纵向切口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下文比对分析。

1.2方法

给予对比组产妇常规切口缝合,即关腹后常规缝合至皮层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反复冲洗,待冲洗干净后于切口2cm左右部位再次行3mm切口并将引流管置入至皮下脂肪层,依据切口实际长度对引流孔进行增减调整,随后,使用止血钳穿过皮下脂肪层底部后调整引流管位置并固定在切口顶端处,最后,缝合切口并止血,术后护理人员每日进行切口敷料的更换,做好感染预防工作。

给予研究组产妇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剖宫产结束后不行关腹操作,而是在对前鞘部位进行缝合时使用生理盐水对腹部脂肪组织和血液进行反复冲洗,于产妇腹壁纵向或横向切口下方2cm左右部位再次切开一个引流口,随后将负压吸引球置入其中,确保负压吸引球顶端与切口端连接后进行切口缝合操作,并打开引流管开关,将引流球压瘪呈负压状态后对患者体液排出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至无体液排出取出负压吸引球,术后护理人员需每间隔2-3日更换一次切口敷料并做好感染预防工作。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关腹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产妇发生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2]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的全部指标均需经Excel2020进行录入、校对、分析后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算和处理,依据资料类型和检验目的的不同选择t/X2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后各项恢复指标的对比分析

研究产妇的关腹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低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产妇术后各项恢复指标的对比分析(x±s

组别

例数

关腹时间(分)

拆线时间(天)

切口愈合时间(天)

住院时间(天)

研究组

43

8.11±2.31

7.10±1.25

10.85±1.55

12.35±1.16

对比组

43

19.45±2.47

10.32±1.36

21.00±1.85

25.36±1.51

t

-

21.988

11.430

27.577

44.803

P

-

<0.05

2.2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研究组中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比组中发生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3例、脂肪液化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研究组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显著(X2=3.887,P=0.048<0.05)。

3讨论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为剖宫产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受腹部脂肪偏多、产妇肥胖、缝合打结偏松等因素所致[3],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通过压力差有效促进切口渗出液的排除,减少腹部脂肪液的聚积,保障切口部位的干燥性,直接有效的避免了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合理的压力能够有效刺激创伤愈合,缩短恢复时间,帮助产妇尽早康复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研究显示:研究产妇的关腹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低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比组,可知使用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能够明显缩短产妇的关腹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装置对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产妇愈合及康复时间起到积极影响,具极佳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及护理[J].临床研究,2017,25(1):198-199.

[2]杨璐.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100-101.

[3]程昌功,王革玲,田瑜,等.负压吸引球皮下埋植引流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28(1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