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检测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检测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研究

韩杨

抚顺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辽宁抚顺  11300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健康与安全,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方面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强调通过一系列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不健康、不达标产品,让人们吃的放心、用的安心,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各检验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重要职责,要求其工作实施严格把控质量关,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有效规避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各项风险问题[1]。本文主要对检测机构风险来源、产品质量检测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对策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希望对提高产品检测质量水平,减少检测风险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有所启示。

关键词】检测机构;产品质量;检测风险;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和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强调各相关部门及人员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承担并落实好自身职责,通过一系列检验检测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不健康、不达标产品,让人们吃的放心、用的安心[2]。检测机构需要严格的依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准确把握造成产品质量检测风险的因素,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检测的水平,减少检测风险问题,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1. 检验机构产品质量检测的风险及影响因素

(一)检测样本因素

在产品质量检测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抽样方法不合理,所提供的检测样本缺乏代表性;委托检验操作不规范,样本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检验机构缺乏对样品真实性、产品成熟度等的准确把握和分析[3];样本接受和传递不规范;样本保存和处理不科学等。

(二)仪器设备因素

产品质量检测需要借助大量的试剂、仪器、设备,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选择不适合的时候,试剂达不到相关要求,试剂保存方式不合理,则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4]

(二)人为操作因素

部分检测机构的人员综合素质、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工作的实施不能准确的把握产品质量检测的项目、技术和检验的方法、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没有严格的依照产品质量检测的步骤、流程和程序进行,导致质量检测结果缺乏准确性、客观性,还容易出现漏错问题,导致检验结果失真,诱发风险问题[2]。部分企业和单位不愿意主动配合检测机构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主动接受检测的积极性不高、意识不强,甚至存在逃避抽检的行为,增加了检测机构工作的难度。

(四)技术手段因素

部分机构没有根据产品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和帅选技术比较的落后、缺乏灵活性,检测和监督抽查的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进而对检测结果的精确性造成影响。信息化程度不高。各相关部门、各环节之前缺乏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也影响了各项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导致检测实效性不强。

(五)数据记录和保存因素

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文件,要求相关人员详细的记录并保存这些数据信息,如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预防措施等,以确保检测结果和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具体工作的实施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仍存在未严格依照程序要求记录和保管文件资料信息的情况,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结果的应用。

二、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检测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一)确保样本选择的科学合理性

为确保产量质量检测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检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各项风险问题,则需要对产品质量检测各环节工作的实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其规范性。首先,需要保证样本选择的科学合理性,在采用抽样方法的时候,要确保操作规范,样本数量、样本容量、抽样批次、样本基数适合,所提供的检测样本要具备代表性。其次,对委托检验提供的各项样本数据的真实性、产品成熟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再次,要保证样本采集、接受、传递、保存、处理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免对最终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二)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

产品质量检测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测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剂、仪器、设备,并做好试剂、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精确性、无故障,试剂要符合相关要求,保存合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三)规范人为操作

提高检测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水平,确保其在工作中能够准确的把握产品质量检测的项目、技术和检验的方法、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依照产品质量检测的步骤、流程和程序进行,保障检测结果准确、客观、真实、全面。

(四)创新和优化检测技术手段

检验机构需要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工具和手段,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针对性的检测技术。做好检测过程中的监督抽查等工作,对检测过程实施全面的监管,有效规避不规范问题、漏错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为相关部门、各环节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撑,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利用,以免对检测工作实施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五)详细记录分析数据信息

检验机构相关人员需要严格依照程序要求,详细的记录、保存和分析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生成的各项数据信息,确保其完整、真实,以便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处理各项风险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要求加大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检测机构在产品质量检测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甚至诱发检测风险,相关工作的实施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对各项影响检测结果,造成风险问题的因素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检验结构产品质量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张莉,万敏,韩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过程控制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4):24-25.

[2]张欣欣.论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J].科学技术创新,2019(3):189-190.

[3]张绵绵,郝盼盼.浅析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的工作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24):165-166.

[4]张茸.检验机构如何做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8(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