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增强农技推广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增强农技推广活力

黄振周

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桑郎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摘要:建设新型农村农业发展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政策,而其核心便是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它作为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推行高质量的农业种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民作为农业种植的主力军,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动力方面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基层上仍然存在着不足。本文针对基层农业种植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意义及策略进行分析,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问题;对策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水平和效率,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就很容易产生贫富差距,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针对现在基层农业建设的情况,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现代化的建设,推广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改善传统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更新农民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

一、坚持农技推广服务公益性原则,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政府推广机构的主体地位。在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推广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正确处理好“一主”与“多元”的关系。一是扭住公益性前提。发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服务主体地位,保障落实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服务职能,注重弥补社会服务组织的短板,加强病虫害测报、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坚持普惠性原则。加强普惠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从当地农业的主要产业和主要品种出发,着力做好对当地大宗农产品的农技推广服务,使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三是抓好体系性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保持基层体系稳固、队伍不散,发挥“集中攻坚、集成技术、集体推广、集合效应”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县级农技推广机构探索建立区域性综合性农业生产服务示范中心,为各类主体提供信息服务、农机作业与维修、农产品初加工、集中育秧、农资销售等全方位、立体化生产性服务,成效明显,值得提倡和鼓励。鼓励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建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围绕粮油等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防、收等各环节“菜单式”托管服务。四是完善资源优化机制。坚持“提高县一级、强化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原则,优化人员、设备配置,有效盘活资源存量,积极稳妥地推动乡镇的农业、农机、畜牧、水产等机构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站,构建全面覆盖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鼓励高校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委培试点;加大资金投入,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和新增的村集体经济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管理等职能提供资金保障。

二、坚持多元互补高效协同原则,加强农技推广服务统筹规划管理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特别是农技服务需求的多样化,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市场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作用将越发凸显,这就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是强化综合服务。既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等服务组织提供政策、资金帮扶,支持上述社会力量参与到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中,发展壮大多元化服务组织,又切实加强对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农户利益,统筹规划管理各种农技推广服务主体,打造多种服务形式并存互补的推广体系,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和功能,有效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资源利用率,形成良好的农技推广服务环境。二是壮大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公益性农技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统一经营功能,农民合作社向成员发挥其服务成员和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龙头企业发挥其服务带动作用,各类专业服务公司发展发挥其服务模式成熟、服务机制灵活、服务水平较高的优势,科研院校发挥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切实壮大社会化农技服务力量。三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挖掘农技推广服务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适时遴选推介一批农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案例,通过现场观摩、典型交流等方式和多媒体等渠道进行推介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创新推广双向互动模式,丰富信息化推广方式

在进行传统推广工作时工作人员总是单向对农民传授农业知识,这种推广方式使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非常低,所以推广人员需要结合信息化技术与农民进行双向互动,对推广方式进行创新,使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得到落实。在进行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田间教学、视频讲解、比赛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讲解农业知识,提高推广效率。除此之外,农民和工作人员也可以在APP上实现资源共享,寻找自己需要的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源⑷。

四、大力开展能力提升活动,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

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推广工作的结果。所以,农技推广机构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利用分类培训、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农技人员提供去省外培训的机会,营造学习氛围,支持工作人员利用相关APP进行线上学习,让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增强推广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推广人员需要懂得充分利用网上先进技术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获得更好的效果。

从现在的发展形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农业的建设中来,政府也加强了对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给予了更多的福利和帮助。基层农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外界建立紧密的联系,更新人们建设的思想,这样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发展的途径,形成良好的循环,使得农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建设需要,使得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方驰,翟福丽,袁秋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20(12).

[2]于化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1).

[3]毕凌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