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8
/ 2


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沈娇

安岳县李家镇 中心卫生院 四川 资阳 642359

【摘要】目的:探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58例研究对象筛选自2017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麻醉临床治疗患儿。其中1/2患儿采取舒芬太尼治疗,将其纳入到对照组,余下1/2患儿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并将其纳入到实验组。对两组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呼吸循环功能数据显示,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表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对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进行改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种治疗方法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小儿麻醉临床治疗;呼吸循环功能;不良反应

手术属于临床上较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作用。因患儿的身体器官还处于发育的期间,其在手术治疗中耐受性较差,需要采取有效的麻醉方法,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还要确保患儿的安全[1]。静脉麻醉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麻醉方法,其安全性较高,且操作简单,从而常应用在患儿的手术治疗中。为此,本研究58例研究对象筛选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麻醉临床治疗患儿。探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58例研究对象筛选自2017年3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麻醉临床治疗患儿。其中1/2患儿采取舒芬太尼治疗,将其纳入到对照组,余下1/2患儿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并将其纳入到实验组。两组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15:14与16:13;年龄分别在(2-9岁,平均年龄(5.67±1.34)岁)与(1-8岁,平均年龄(5.68±1.45)岁)。两组患儿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其差异不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患儿均满足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本研究满足伦理审核标准。

    1.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采取舒芬太尼治疗,患儿术前进行12小时禁饮食,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静脉通路建立,随后对患儿采取舒芬太尼(生产单位: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ml:50μg(以舒芬太尼计))予以麻醉诱导,以 0.02ug/kg·min,注射剂量予以缓慢静脉推注。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治疗,患儿术前进行2小时禁饮食,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给予静脉通路建立,舒芬太尼与对照组用法一致,给予患者加用丙泊酚治疗,使用丙泊酚(生产单位: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20ml:200mg)。以0.5-3.0mg/kg·min的剂量进行静脉推注。

待两组患儿呼吸稳定后,采取手术治疗。对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指标,及时对给药速度予以较好的控制,手术结束前5分钟终止用药。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呼吸循环功能:对患儿治疗后的呼吸循环功能进行观察,呼吸循环功能分别为SPO2、 PetCO2、 HP以及PaW。

(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予以记录,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痉挛、肌肉强直以及躁动不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6152d440c9c2e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呼吸循环功能对比分析

呼吸循环功能数据显示,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详见表1。

1 两组呼吸循环功能对比分析6152d440c9c2e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SPO2(%)

PetCO2(mmHg)

HP(次/min)

PaW(cmH2O)

实验组

29

101.45±5.67

31.57±3.57

87.94±3.21

17.89±0.45

对照组

29

109.43±5.73

37.68±3.54

82.35±4.37

13.46±0.67

t

-

5.331

6.544

5.551

29.55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

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表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详见表2。

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痉挛

肌肉强直

躁动不安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

29

1(3.45%)

0(0.00%)

0(0.00%)

0(0.00%)

6.90%(2/29)

对照组

29

2(6.90%)

2(6.90%)

1(3.45%)

2(6.90%)

24.14%(7/29)

χ2

-

0.352

2.071

1.018

2.071

5.220

P

-

0.553

0.150

0.313

0.150

0.022


  1. 讨论

伴随现代麻醉学的持续发展,使得麻醉安全性不断提升。在小儿麻醉治疗中,因小儿代谢较高,且氧气消耗快,其氧气于肺内储备较少。若产生通气障碍,以及储存的氧气较少,能够导致患儿缺氧,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纠正干预,则会引起心率减慢、严重缺氧以及心跳骤停等严重情况,进而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2]

丙泊酚拥有着很强的可控性,其麻醉持续时间较短,但其起效较快,能够对较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予以抑制,从而抑制离子通道的建立,从而影响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的情况较低。对患儿采取静脉给药后,患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睡眠,能够有效控制咳嗽反射以及喉咙反射等情况。舒芬太尼有着很强的亲和性以及较高的亲脂性,且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用药后能够较快起效,同时不会积存在体内,具拥有着很高的安全性[3]。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本次研究结果中,呼吸循环功能数据显示,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表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
综上所述,将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对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进行改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种治疗方法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军. 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呼吸循环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20,45(11):156-157.

[2]杨萍. 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诱导期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9, 038(005):119-121.

[3]王洪生.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 健康大视野, 2019, 021(0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