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与实施研究

陈述其

新疆华润兴业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8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国土空间规划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全面落实各项规划方案,不仅可以保护周围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实现统筹治理目标。结合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现状可知,环境修复难度不断增加,各项管控措施落实效果较差,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鉴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实施

引言

对我国国土空间的开发用途进行管理,以此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契合我国当前的生态发展大趋势。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必须科学合理规划现有的国土空间,保证国土空间在开发利用后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并且促进修复我国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然而,在定位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和有序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避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走入误区。

1国土空间规划的含义

国土资源规划是为土地资源进行很好的规划,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以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核心,坚持发展新的领域、以人为本,一切以实际出发,切实的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指自然资源部门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管理,确保合理使用的基础上也要做好保护措施。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对于国土资源规划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进行合理的规划。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不断创新,相关部门和管理机构也都逐渐完善,在自然资源部门的带领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合理的优化,避免出现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

2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

2.1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并行

国土规划就是对国土资源进行部署,明确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工作内容,从而不断加大我国资源保护力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按照统筹兼顾的管理原则,制定合理的国土资源战略布局,谋求国土开发工作的整体性,强化国土资源利用的科学性,更好地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布局,有效地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对于特殊指标的应用,尽可能地约束管理城市周边县区的土地建设行为,确保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定位的战略目标。土地规划管理是按照土地管理计划内容,对中心城区和储备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展现必需的监管功能。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保护生态自然作为主要目标,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为各级政府提供必需的理论策略,完成土地资源的空间布局规划,实现社会共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两屏三带”的内容,秉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谋取生态平衡,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优化土地结构作为核心目的,整合国土空间,按照统一指挥的战略部署,有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全方位、立体化地提升土地规划管理能力。

2.2构建主体功能区域

主体功能区域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规划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规划主体功能区域,从而推动主体功能区域制度的正式形成。将我国的国土空间分为城市、农业、生态三类区域,在了解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之后,对城市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和不断优化,对空间布局进行完善,从而使城市的整体品质得以上升。将新的用途分类标准作为依据,对用地布局进行完善,划分产业、居住等用地,对公共中心体系以及绿地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调整,此举能够使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得到明确,各个区域能够规范化、协调化、秩序化发展。另外,还要对区域之中的主体功能进行评估,对于区域的分类规划进行合理确认,同时严格落实管理和控制目标、国家下发的政策和管理细则。

2.3强化土地整治规划效果

我国城镇建设具有普遍性、差异性特点,所以依据土地资源实际管理状况,将国土空间细化为五级,能够有效达成管理目标,增强国土规划管理效益。随着土地规划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传统土地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时代需要,主要原因是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发展应用。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的当前,土地规划整合治理工作表现出全新的特征,并非只关注质量,更多地追求质量与数量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资源优化水平。在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城乡建设用地的实际状况,强化土地利用效率,深入挖掘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提出适宜的城镇用地再开发的策略措施。当然,基层单位需要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依据本层级规划重点,优先考量战略成果,强化土地资源规划协调性,最终提升基层部门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全面维护我国土地空间规划的统一规范性。

3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途径

3.1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利用特点,合理选择规划指标,并遵守分级发展原则,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并对既有的规划方案进行改进,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控制目标。相关人员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土地开发目标,并逐层分解,采取合理的管控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土地年度规划方案,但需各个部门的审核通过之后方可实施。我国在土地管理环节实行两级发展制度,第一级的发展管理制度主要以土地用途为核心,采取自上而下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总体规划,更好地反映上级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的意图,对土地发展权起到一定管控作用。第二级管理主要是地方政府对社会或者市场进行管控,主要表现为“一书三证”。

3.1明确土地规划目标

结合城乡土地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对既有的规划目标进行完善,通过合理的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部分农村可以根据粮食产量情况,不断扩大农田规模,提高耕地质量,进而确保各项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此外,根据农村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周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优化各项规划指标,遵守低效开发原则,确保土地资源得到良好利用,进一步提升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

3.2对规划理念进行创新

新时期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最值得重视是规划理念的创新,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规划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避免继续使用以往的规划方式,造成后期出现诸多的问题,影响到土地资源的使用率。在新时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全面分析,以人为本、关注生态环境和各个地区发展趋势,使国土资源经过规划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例如,随着社会对生态化环境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明显的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才能减少因规划工作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措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生态环境的情况,给人类打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虽然主要方向已经得到明确,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面对已经出现的国土空间规划问题时,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予以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我国现存的国土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林林,靳相木,吴次芳.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逻辑路径与基本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20(1):1-8.

[2]杨永宏,李增加,杨美临,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县域空间规划[J].环境与发展,2021(1):1-5,23.

[3]郇璐琳.基于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土地用途综合分区研究——以海阳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