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吸引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吸引力

李楠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发紧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十个方面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21世纪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大国责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也不断的深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给高职院校思政课带来的挑战也尤为明显。随着西方思潮的不断涌现,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责任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均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今天我们通过此文,浅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从而让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代走向,做合格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吸引力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的多元意识形态对思政课的影响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注入了活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上的多元意识形态开始输入国内,现在我国居民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年纪越来越小,接触多元意识形态的年纪也越来越小。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他们的思想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鉴别能力又不够强,容易无选择性的全盘、盲目接受互联网上的信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必须帮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诸多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对思政课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速的经济发展会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会让某些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奢靡之风当做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会有相互攀比、爱慕虚荣、金钱至上、重金钱而不注重道德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的现象。而这些内容亟待高职院校教育去对大学生进行修正,而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课程当中,思政课的教育尤为重要。

(三)西方文化冲击对思政课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文化产品不断流通。西方国家向我国输入的电影、书籍、游戏、动漫、节日、品牌等文化产品也不断的影响着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活中会接触这些产品,会将对这些产品的推崇当做追求时尚,会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追求西方思潮、西方产品、西方节日,同时弱化了对本国思想、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感的认同。将文化自信加入当代思政课、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责任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均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吸引力的途经研究

(一)培根铸魂,讲好信仰,注重案例教学的时效性

思政课是高等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课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在思政课课堂上培根铸魂、讲好信仰,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思政课教师在每一节课前要提前准备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讲好每一堂思政课,尤其要多进行与时俱进的案例教学,比如加入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典型案例、2021年奥运健儿拼搏奋斗的青年案例等,这些案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有感触才会有更多的认同感,让学生在思考、研究中有所收获,这样的思政课才会更受欢迎。

(二)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并重,增强授课方式的灵活性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除传统教学外,我们可以增加实地教学、外出参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2021年,我院思政课在进行建党百年党史学习部分采用师生拍摄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以“百年辉煌路、奋斗正当时”为主线,以“中国梦.青春梦.藏蓝梦”为主题拍摄了“新思想,我来说”大学生说思政课的微视频展示,师生参与其中,既学习了百年辉煌的党史,又让学生们展现了突出我院特色的藏蓝色警服下的青春力量,作品全院播放,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形势,思政课更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让学生从心底里热爱思政课,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思政课。

(三)以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让学生对思政课充满热爱,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学生的楷模、始终传递正能量,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只有让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人讲理论,才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思政课教师在不断的拓展知识领域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在授课风格、授课语言、授课形式上大胆探索创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思政课教师的授课除了以理论教导学生外,更要以情动人,和学生形成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才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继续思考的兴趣,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不断提高对思政课的热爱度、信任度、忠诚度。

  1.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的趣味性、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增强课程的亲和力。要让学生在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自觉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 毕红梅.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07)

  2. 卢明峰.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若干问题探索[J],学习月刊,2010,(06)

【3】姜波.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时效性路径[J],智库时代,2020,(1)

【4】张伟.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关键[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