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消毒供应科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影响消毒供应科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周亚莉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科 710068

摘要:如今的医疗器械大部分都具有再次使用的性质,所以,在一次使用结束后,要能够对其进行一个深层的清洁处理,以此来保证下一次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但是如今的医疗器械结构多样,样式也十分的繁杂,仅仅通过物理方式的清洗,不能够对器械上的微生物以及有机物、无机物等进行清洁,这样医疗器械的清洗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加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对其使用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影响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做好医疗器械清洗工作的对策进行研究,以能够更好保证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作出保障。

关键词:医疗器械;消毒;影响

前言

医疗器械作为医院以及医生就医的必要工具,它的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常用的医疗器械分为不可循环使用和可循环使用的,在很多医疗机构中,用于创伤治疗过程的医疗器械都是通过清洗消毒后在进行反复利用的,而且大部分医疗器械的结构都比较复杂,清洗过程也很繁琐,因此,医疗器械清洗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显而易见的是,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因素往往是由多方面造成的,为了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首先要明白影响的因素,只有发现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1医疗器械清洗的必要性

对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清洗是为了保证器械里面不存在污染物,不会对病人健康造成危害,防止病人因医疗器械不干净而受到感染。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会接触病人身体甚至直接接触伤口,病人的体液很随之沾在医疗器械上面,这种情况下的医疗器械就如同病人一样,沾上了病菌,因此,再次使用之前,进行清洗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医疗器械结构复杂,很多医疗机构在对其进行清洗工作时,清洗程度不到位,没有达到清洗的效果,如果医疗器械长期清洗不到位,病人的体液及病菌将会长时间残留在器械上,不仅对病人健康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对器械功能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对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是当今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的问题。

2影响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因素

2.1清洗人员的影响

清洗人员在素质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器械实现清洗的质量,有一部分的清洗人员产生了错误观念及认知,觉得清洗的环节以及步骤并非很重要,经灭菌的步骤之后皆可将所有有害物质或是细菌杀灭。这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在清洗中的步骤以及质量,未能树立好清洗质量的风险意识,进而对清洗质量予以忽视,在进行清洗之时仅流于形式,故临床消毒供应室堪忧其清洗的质量。

2.2 清洗工具的影响

结合现阶段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大部分还没有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所以大多数的清洗工作还是由手工清洗完成,从而就导致清洗的最终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此外,由于部分使用清洗工具的缺少,也导致清洗质量难以保证。

2.3清洗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主要由人工与机械两种方式展开,但在实际的医疗器械清洗工作中,如果仅采用一种方式就难以保证能够将医疗器械深处残留的脏污与杂物彻底去除,所以在实际清洗中,清洗方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与完善。例如:污染严重或是污物干涸的医疗器械需先进行浸泡,然后清洗的方式;而针对能够拆卸的医疗器械,就需要在实际清洗前将器械拆卸至最小程度,然后清洗。

3提高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措施

3.1加强全程质量管理

再生医疗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发放至具体科室需经历"回收-分类-洗涤-包装-灭菌-发放"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格,均会影响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是全程质量管理的起始环节,因此要确定器械是否能够再次使用、其性能能否达标,故需对各类器械进行初步处理,如核查器械数量、规格,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及完整性,并根据器械是否带有污迹、锈迹及血迹对器械分类,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对获得充分的灭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洗深入的器械携带微生物的量相对较少,可通过常规灭菌手段杀灭,残留地血迹等有机物可通过超声加酶清洗去除,最终用蒸馏水冲洗器械、上油保养并烘干,整理清洗后的器械并进行分类,检查易残留血迹和锈迹的部位,如咬合部、齿合部,重新处理或更换清洁度或性能不达标的器械。

由专人根据器械包规定的器械种类进行配包并交给包装人员进行器械包装。包装管理是全程管理的重点,需在包装前确定器械的种类和数目,并于包内外分别放置化学指示卡和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相关参数(如灭菌日期、有效期等)。灭菌是确保再生医疗器械无菌,可用于临床使用的关键步骤,灭菌前检查包装的密封性及完整性,按照灭菌的操作规范进行灭菌操作,确保温度和时间达到标准。灭菌后的器械一般存放于无菌物品区,由发放人员检查包裹的情况,如完整性、干燥度、灭菌标志色泽、有效期及数量,验收合格的放于无菌物品存放架,统一由发放人员发放。

3.2对清洗流程予以规范

在清洗方式的选取与应用时,都不可将预清洗以及浸泡的步骤省略掉,若器械表面残留较多污染物,需先予以冲洗之后,确保将表面残留的污染物去除掉之后,再将其放置在加有(多酶)清洗液混合水中进行浸泡。针对能够拆卸类器械,需要将其拆卸至最小程度之后予以清洗,同时要确保清洗的标准时间,不可过长或是过短,若时间过短则不能将器械表面所残留的污染物彻底去除,若时间过长则会对器械造成损伤。所以,对于清洗时间应该进行合理地控制,且不同种类的器械需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清洗。

3.3使用后进行保湿处理

因为器械表面变干会加大人员对污染物的清洁难度,所以,如果器械在使用之后,不能够及时地进行相关的清洁处理,就要对其实施相应的保湿处理,例如将器械关节的部分打开,用多酶的液体浸泡,然后再统一的回收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多酶液在配置使用后,其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3.4设施的管理

器械的清洗需要采用各种机器,如高压蒸汽机、压力水枪、压力气枪等,这些机器需要定时检修,在进行器械消毒前应先检查器械是否可以使用,以便人工无法达到消毒的情况下,机器可以辅助清洗。而且在清洗中工作人员需要有安全意识:帽子、口罩、手套需要佩戴齐全,防止患者在清洗过程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后发生感染,并且严格遵循器械的消毒步骤,保证器械消毒合格。

3.5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清洗设备

针对医疗器械的清洗设备来说,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要充分重视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问题,并及时掌握先进的清洗技术与设备情况,积极争取院方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资金支持力度,从而为消毒供应室采购先进的清洗设备。通过相关设备的完善以及清洗流程的规范,逐渐形成具有系统化和完善化的清洗过程,从而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洗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

结语

综上,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卫生与安全,因而就需要针对清洗人员、设备以及清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改进与完善,并以高质量、严要求的清洗标准对清洗工作作出规范。针对清洗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提升清洗人员素质,引进先进的清洗设备,规范操作流程与方式,加大检查力度,从而确保器械达到彻底灭菌与消毒的目标,控制院内感染情况,为器械清洗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振洁,管蓓蕾,姚美芳,等.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4(06):1426-1428

[2]马晖,赵玛丽.影响再生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07):125-126

[3]邓帅.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J].饮食保健,2015,2(15):203-204

[4]施萍.浅谈消毒供应室与再生医疗器械的质量监控实施[J].医药前沿,2013,03(24):3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