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扩散型合金钢粉的性能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3

浅谈扩散型合金钢粉的性能优势

王秀春

( 山东鲁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 271100 )



摘要:本文研究了相同合金成分的铁粉的强度、硬度、冲击韧性、尺寸变化率等性能,讨论了同生坯密度下扩散型合金钢粉的性能优势。


关键词:扩散型合金钢粉,尺寸变化率,力学性能,稳定性

1 前言

扩散型合金钢粉主要用于制造高密度、高强度、高淬透性零件。其主要特点为:合金元素的颗粒粘结到铁粉表面能减少隆起或团聚,合金元素在粉末压坯中分布均匀,避免了因成分偏析造成的制品之间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提高了烧结件的尺寸一致性,能保持精密尺寸公差,便于获得显微结构均匀的铁基合金产品;保持了铁粉的较高的压缩性[1],这对于用压制-烧结法制造高密度高强度零件尤为重要。

2试验

按照配方: 铁(余量)+1.55%铜粉+1.75%镍粉+0.5%钼,生产制备三种粉末。

纯混合粉末:把铜、镍、钼按比例与纯水雾化铁粉充分混合,得到混合铁粉。

部分混合粉末:把钼含量为0.5%的预合金钢粉按上述配方添加镍、铜,充分混合制备部分混合粉末。

扩散型铁粉:把部分混合的粉末在带式还原炉进行扩散处理,扩散处理后的铁粉进行破碎,分级,筛分后得到扩散合金粉。

测试三种粉末的物理化学性能,在三种粉末中加入0.5%的石墨和0.7%润滑剂,压制相同的生坯密度7.00g/cm3,制的抗拉强度试样、冲击试样、横向断裂试验,在1120℃,烧结30min,测试三种粉末的性能。

3结果与讨论

3.1 三种粉末的化学成分


表1为三种粉末的化学成分。试验中检测三种粉末的合金成分时,测试了三个不同样品。从结果看,纯混合粉和部分混合粉的合金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而扩散合金粉的成分相对稳定。






表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wt,%

Cu

Ni

Mo

纯混合粉

1.525/1.491/1.597

1.787/1.792/1.721

0.502/0.538/0.449

部分混合粉

1.478/1.549/1.554

1.793/1.731/1.711

0.517/0.492/0.511

扩散合金粉

1.541/1.527/1.536

1.728/1.722/1.725

0.503/0.498/0.507


3.2三种粉末的性能比较

3.2.1尺寸变化率

三种粉末的尺寸变化率见表2。纯混合粉烧结后尺寸最大,扩散合金粉的烧结尺寸最小且相对稳定。扩散合金粉小的尺寸变化率,使其在尺寸精度较高的零件中更具优势,适用于生产大结构件和结构复杂的零件。

表2 尺寸变化率

名称

编号

模腔长度(mm

烧结坯长度(mm

尺寸变化率(‰)

纯混合粉

1

89.72

90.12

4.46

2

89.72

90.14

4.68

3

89.72

90.14

4.68

4

89.72

90.10

4.24

5

89.72

90.12

4.46

6

89.72

90.12

4.46

部分混合粉

1

89.72

90.06

3.79

2

89.72

90.06

3.79

3

89.72

90.08

4.01

4

89.72

90.08

4.01

5

89.72

90.06

3.79

6

89.72

90.06

3.79

扩散合金粉

1

89.72

89.93

2.34

2

89.72

89.93

2.34

3

89.72

89.93

2.34

4

89.72

89.92

2.23

5

89.72

89.92

2.23

6

89.72

89.93

2.34

3.2.2烧结力学性能

三种粉末烧结后的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功、硬度、横向断裂强度,见表3。从表中看出,扩散合金粉的总体性能要高于部分混合粉和纯混合粉的性能,且波动较小。这是因为扩散合金粉在扩散处理过程中,部分合金于铁粉基体粘结,在铁粉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扩散层[1],这使扩散合金粉不仅可以保持基体铁粉原有的高压缩性,且在后续的烧结过程中扩散粉中的合金更易进入铁粉基体,从而提高粉末的强度。扩散合金粉的高强度使其比纯混合粉更适用于高强度高密度结构件。

表3 烧结性能

名称

序号

抗拉强度(MPa

屈服强度(MPa

冲击功 J

硬度(HRB

横向断裂强度(MPa

纯混合粉

1

471.70

385.74

13.50

79.60

1104.16

2

470.36

376.10

12.50

79.20

1057.33

3

488.23

371.38

14.70

78.50

1094.31

4

464.04

381.18

12.30

79.00

1075.83

5

497.89

352.96

13.00

77.00

1086.64

6

475.27

361.15

12.50

78.00

1101.34

平均值

477.91

371.42

13.08

78.55

1086.60

部分混合粉

1

467.27

381.52

13.00

80.30

1059.93

2

487.62

380.13

12.00

80.50

1127.36

3

516.30

370.63

11.90

79.90

1068.53

4

502.69

399.58

13.00

81.00

987.38

5

487.69

350.56

13.70

80.50

1150.87

6

484.63

408.68

11.30

80.50

1141.06

平均值

491.03

381.85

12.48

80.45

1089.19

扩散合金粉

1

540.51

398.76

14.20

81.20

1160.88

2

534.24

385.46

14.50

81.00

1121.75

3

545.31

401.84

15.00

80.60

1155.74

4

556.04

391.97

15.20

81.00

1135.45

5

528.43

414.58

14.30

81.50

1111.28

6

538.39

406.98

15.00

81.00

1186.83

平均值

540.49

399.93

14.70

81.05

1145.32


4结论

  1. 扩散合金粉的尺寸变化率比纯混合粉小,适用于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零件。

  2. 扩散合金粉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冲击功、硬度、横向断裂强度匀优于纯混合和部分混合的铁粉。

  3. 扩散合金粉的成分均匀,力学性能稳定。


参考文献

[1]崔建民 李松林 袁勇.钢铁粉末[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